一本书,一个国家和时代——《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是研究色彩的著作吗?在图书馆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一睹为快。
《红与黑》这本书的名字,与那段时间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歌《红黑》相差无几,《红黑》这首歌旋律缥缈空灵,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也许是爱屋及乌,我向我的语文老师询问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老师的回答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兴趣达到了顶点:“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穷小子经过一系列波折走上人生巅峰……”听了前半段,我以为这是一个内容老套的励志故事。“但是在飞黄腾达之后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啊?!最后这个突如其来的反转,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此时,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理所当然的,我从图书馆里借走了这本书。
《红与黑》这本书的背景可谓十分广阔,19世纪30年代法国首都巴黎的风土人情,甚至法国外省的许多生活风情也涉及到了。人物描写更是丰富,上到皇帝、贵族,下到普通百姓,三教九流一应俱全。教堂与皇族之间、王公贵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利益关系,更是像一团乱麻一样,让人想拨开云雾见月明,真不愧是名著,框架也是一般人掌握不了的!
再说主角于连·索黑尔,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认为他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出生在王政复辟时期,那时皇族与教堂之间摩擦不断,在这样一个时代,他想要通过从军建功立业,达到自己想出人头地的目的。在极端反*的贵族资产阶级统治下,他看到了这条路行不通。为了报复贵族资产阶级对他的鄙视,找到迅速爬上去的捷径,他当了市长夫人的地下情人,又借着市长夫人这条路,进入了修道院。随后他到了巴黎,接近侯爵的女儿玛特儿,在他做着自己即将平步青云的美梦时,市长夫人因为嫉妒,给侯爵写了一封揭发他丑行的长信,骤然打破了索黑尔的美梦。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为了报复上流社会对他的鄙视,为了平步青云,他不择手段往上爬,虽然成功上位,却也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分明崇拜拿破伦,却当众大骂拿破伦;分明不信神灵,却把《圣经》读得烂熟。到了最后他也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脸,什么是伪装的面具。何其可悲!何其可叹!
于连·索黑尔的性格也随着情节发展而逐渐变化:一开始他只是一个单纯地想出人头地的青年,维立叶尔市长家纸醉金迷的生活,腐蚀了于连·索黑尔的灵魂。他亲眼目睹神学院当中勾心斗角令人嫌恶的黑幕后开始黑化,变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派,最终彻底退化成了一名复辟王朝的忠实拥护者。是什么改变了他?是那个时代特定的黑暗社会现实同化了他。
《红与黑》这本书批判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以主角于连的悲惨遭遇来影射当时社会的腐败。一本书写出了整个国家,一本书写尽了整个时代,一本书写透了整个人性,这就是这本书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