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幻灯片1)。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程序——反思”等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幻灯片2)。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幻灯片3)
1、说地位、作用:
本单元以文化艺术为主题,《观舞记》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幻灯片4)
(1)知识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积累字词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一;同时,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二。
(2)能力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语句,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比喻、排比等手法表现(视觉)形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3、说教学重、难点:(幻灯片5)
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1)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学习冰心用优美的语言,比喻、排比的手法表现(视觉)形象;品味并积累文中精妙的语言。”
(2)教学难点: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运用语言描述视觉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
二、说教法:(幻灯片6)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语言技巧及写作的特色,我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永威模式贯穿始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暴露出了问题,才能让学生进步;学生对知识能举一反三,才能心领神会;于是,学生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对知识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知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因如此,让学生以读代讲,老师适时点拨,巧妙演示。朗诵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
三、说学法:(幻灯片7)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优美的语言。
四、说评价:(幻灯片8)
新课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更体现在评价方面。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需要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本课时的教学我采用两种评价方式:
1.教学语言梯度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应的评价。使用 “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等有梯度的语言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行为评价:采用鼓掌方式或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评议。
五、说程序:(幻灯片9)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以“朗读挑战——扫障碍、理清结构——谈感知、合作研讨——品佳句、走近印度——赏艺术、课堂达标——我能行、拓展作业——用妙语”等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程序,同时,。我之所以这样确立,是因为我一直都信奉的这样的一句话:“一棵树苗,或生长在荒凉的沙漠,或生长在茫茫盐碱地,或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学生就犹如是树苗,我们的课堂就犹如是培育树苗的地域,而只有*的、和谐氛围才是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土壤。
1、视频导入——说舞蹈(3分钟):(幻灯片10)
以“千手观音”视频导入,使学生直观感觉到舞蹈的优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求知的喜悦,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朗读挑战——扫障碍(10分钟):(幻灯片11)
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朗读挑战”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
3、理清结构——谈感知(7分钟):(幻灯片12)
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分段,写出大意,几分钟之后比谁的正确。
(2)学生默读,分段写大意(先学)。
(3)讨论(后教)。
讨论顺序为:
①分段对不对?
②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理清写作顺序(文章的线索)。点拨:可从题目入手,文章哪一部分是写观舞的?这一部分的前后分别写什么?
③说说段意概括得是否准确、简洁。
4、合作研讨——品佳句:(12分钟)(幻灯片13)
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品析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正面和侧面描写以及修辞手法运用等写作特色)
(1)自学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勾划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把认为写的精妙的句、段,以着重号“△”标出,细心品味、大声朗读并加以积累。问题设计如下:
①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②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的?
③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写这动态的美?
④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以上为先学
(4)讨论明确。(小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后教
5、走近印度——知文化:(幻灯片14)
6、达标检测——我能行:(8分钟)(幻灯片15)
6、拓展作业——用妙语:(幻灯片16)
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要求学习冰心奶奶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
设计意图: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放飞学生想象。小组及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六、说教学反思:(幻灯片17)
本文在教学后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要相信学生,他们身上的潜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的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对学生多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学生的小作文,写得非常精彩,虽然语言还略显稚嫩,不过达到了令我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我感觉,有些东西是急不出来的,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往往会给我们惊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会盛开的花,不如用等一朵花开的时间,静静的聆听花开的声音。
最后,请允许我以本课的结束语作为今天说课的结束语: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因为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