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陪伴,不仅是血缘,也是时间长河中长久陪伴而来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题记
就在前不久,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上了热搜榜单,一个名字被大家知晓:杨永信。
不只是现在,古往今来都有让父母不省心的孩子,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叔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尽力满足他的愿望,想要他出人头地,成就事业。可事与愿违,孩子们总是因种种原因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正因如此,父母们焦头烂额,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去“拯救”他们。于是,一个美其名曰“戒网瘾的学校”映入家长们的眼帘。
这所学校号称可以让孩子告别网瘾,重塑性格,不管他有多么的叛逆桀骜,只要进了这所“学校”,出来便会焕然一新,与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热爱学习,关爱父母。在各种舆论吹捧和其自我吹嘘下,那些“无头苍蝇”似的家长们自然眼前一亮,仿佛“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把自己那扰人的孩子送去“改造”,而自己只用在家里等待他们自己改变,何乐而不为呢?家长们的焦急,以及企图不费吹灰之力将孩子变得优秀,以至于他们将自己的孩子亲自送进所谓的“戒网瘾学校”。他们急于改变孩子,殊不知在那光鲜外表下的,是一个比地狱更加黑暗的魔都。
这个“戒网瘾学校”实质上是一所用电击管理“学生”,使其强行服从命令。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孩子们,是比以前更加“乖巧懂事”,“沉默冷静”,孩子的变化如此之大,家长们看着自然高兴。可他们没有发觉:孩子们的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僵硬。就如经历烈火灼烧的野草,失去生机,野草春风吹又生,可这些孩子们被摧残的心又怎么愈合呢?
禁锢与挣扎,每天都在这所“学校”上演。每当孩子们想要离开这个恐怖之地时,都会被杨教授的一句“还需要改造”给驳回。家长们对他堆满笑容,感激万分,却不相信孩子所说的一切。
人们不禁产生疑惑:那些家长们为何宁愿将孩子送去这种地方备受折磨,也不愿相信孩子们的“证词”?
在一篇关于采访这所“学校”的学生的报道中,有一个孩子这样说道:“我之所以和家长对着干,是想要他们注意到我。他们很少跟我交流,只有在我犯错误时,我才觉得,我是他们的儿子。”
因为这件事情,一个词语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陪伴。陪伴,本意随同作伴,人是群居动物,如若只身一人,便会像候鸟与鸟群走失一般,孤苦伶仃,冷清寂寞。在现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远地工作,很少回家,他们缺少与父母的交流,更不用说陪伴。他们中间很多人不时都会收到父母邮来的“资金”,但这并不能满足他们对父母的爱的渴望和对陪伴的需求。许多孩子想通过叛逆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们与家长老师对着干,选择了一条通往黑暗的道路,结果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在中国,被问及为什么不陪在孩子身边时,父母们的回答总是异曲同工:“我们这么忙,哪有时间去管孩子?要是扔掉工作,一大家子人,谁来养活?”不少人说完还会扭头去工作。正是疏于对孩子的陪伴,便给了那些恶魔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摸清了家长们的心思,让他们放心大胆地把孩子“托付”给他们。家长们也不会思考他们会以什么方式对待孩子们,只当送走了一个“累赘”,换来了一个“好孩子”。他们也可以不用再为孩子的未来操心了。
或许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只是“累赘”,其降临只是一个意外。
他们不知道,孩子们为了得到一个成就以获取他们的称赞的努力;他们不知道,孩子们成功时候的喜悦与激动;他们不知道,当孩子们告诉他们好消息时他们的不在意,给了他们多大打击。
他们总是以“忙”作为理由,对孩子漠不关心,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来到他们面前宣布“喜报”时,他们总是不耐烦地挥挥手,转身去“忙于生计”。这是他们没有看到:一个孩子失落的眼神和慢慢垂下的脑袋。
或许,他们只是想得到一丝丝父母的关注;或许,他们只是想要父母给他们一个鼓励的微笑;或许,他们也曾为了让父母刮目相看而去奋力拼搏。但,换得的只有冷漠和不理解。
如同即将枯死的野草,渴望天降甘霖。
多一些陪伴吧,让他们可以笑着对您们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