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都》有感5000字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读《古都》有感5000字

来源: 作文大全2024-01-09 17:50:42
导读:《古都》是川端康成与1961年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相离、相遇、相知、相认,最后又相离的凄楚动人的故事。由于家庭贫困,千重子从小被生父母抛...

《古都》是川端康成与1961年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相离、相遇、相知、相认,最后又相离的凄楚动人的故事。

由于家庭贫困,千重子从小被生父母抛弃,幸运的是她被心地善良的绸缎批发店老板夫妇收养,从此就生长在较为富裕的家庭环境中;而妹妹苗子在父母去世后,被收养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在山中村落里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千重子无时不在挂念着自己远方的未见面的双亲。在京都北山的杉树林和在传统节日“宵山日”上千重子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后,无微不至地关怀妹妹,全心全意地为她的前途着想,并且希望苗子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生活。在一个夜晚,苗子来到了千重子家,但成长在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命运迥异的姐妹俩无法改变宿命的安排。苗子知道自己贫民的身份不允许她这样做,为了不影响姐姐的生活和爱情,在和姐姐共度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宿”后,苗子踏着冬日夜里下过的细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千重子倚着格子窗默默地目送着妹妹远去,此时,安睡的小街上一片洁白、寂静。

这便是《古都》所讲述的故事了。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我看到了那座古风典雅的小城,拥有纸窗格子的店铺,繁华的寺庙、旧神社;比如那树春风中如裙摆飘动的红色垂樱,那隐淙淙泠泠的溪流,漫山遍野如同霞海的枫树叶,高大挺直的北山杉;还有那些繁盛的节日:火节、曲水宴、祗园节……以及节日里盛装出行的人们,有花枝招展的年轻艺伎和舞女,扮相可爱的童男童女,和更多的平凡的却又那么独特的小城居民……这种美是无法言说的,那是是一种来自异国他乡的令人着迷的文化美,更是一种人格的美。小说的主人公,千重子与苗子,虽说是两个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两姐妹,但在她们的身上我都读出了、感受到了在她们身上闪烁着的一种人性的美。

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对于男女情爱描写的甚少,真一和秀男对千重子的爱意却在那只言片语中体现出来。文中描写了男女的爱情关系,但其主旨并不在铺展男女间的爱情波折,所以没有让他们发展成喜剧性的结合,也没有将他们推向悲剧性的分离,而是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风物之中,淡化了男女的爱情而突出其既定的宣扬传统美、自然美和人情美的题旨。读古都的感觉让人不是很激动,对结果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写作风格是让人慢慢品味。

小说开篇里千重子面对两株紫花地丁而发出的哀怜,或许那时候的千重子还只是为自己的命运悲伤,在小说接近收尾的时候,千重子变现出来的对命运的勇敢面对和对身边事物的感恩,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正是由于一段不同寻常的命运,才让这位美丽而又单纯善良的少女学会了在已有的幸福中紧紧抓住它,并用以一颗感恩的心,微笑着,释怀着接受未来的召唤。千重子还是那个千重子,朝着自己飘飞着粉色八重樱的未来走去,只不过在她的身影里我看到了一种更加坚定的力量。

关于苗子这个人物,她的内里却拥有着与千重子不一样的感恩之美。苗子从小就在北山的小村落里长大,从小便学着做一些苦力来谋生。这相对于千重子的经历来说,算得上是苗子独特的经历。但正是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却也煅就了苗子外刚内柔的独特个性。通过小说对苗子的描写与叙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苗子其实承受了更多的相思之苦与悲愁。因为从小开始,苗子就知道自己与孪生姐姐分散了,在这漫长岁月的星河里,苗子的感恩之心也可以被我们所探看到:每一次盛大的祭祀节日,苗子都会极其虔诚地向神明祈祷让自己见到自己的亲生姐姐。

细细想来,像苗子这样坚强的姑娘,现在只能靠祈祷神明让自己见姐姐一面,而且仅仅是“一面”,就足以说明,之前的苗子不是没有去寻找过,而是她去寻找了,却在百次希望与失望的交错中,无奈地放弃了……每次想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就会联想起这样的画面:夕阳的余晖里,苗子焦急地走在逐渐繁闹起来的集市里,眼前掠过的不过是一张张重复的陌生的脸在这样的情形下,苗子并没有颓唐放弃。相反的,仿佛心电感应般,两姐妹终于见面了。苗子是懂得感恩的。她觉得这也是命运的安排,以至于她忙于感恩这美丽的邂逅而错失了与姐姐亲近的机会。

当时的情形小说里是这样写的:“苗子说:‘我明白了。小姐,对不起,请你原谅。’她反复的说,‘我从小一直念着姐姐,姐姐,以致认错了人……’”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苗子仿佛更加是一种小心翼翼,她仿佛觉得在角落里或人群中远远的看着自己的姐姐就可以了。这也是一种感恩。不过这份感恩,是对于命运。与千重子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小说最后一节中的。那一天,苗子来到千重子的家中。苗子知道自己贫民的身份不允许她留下来,自己已经影响了姐姐的生活和爱情,只要能和姐姐共度“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宿”,也便是自己该离开的时候了。这也是最令我心醉的,让人有些意犹未尽却从心底涌出一股悲伤的情绪,那种悲伤与郭敬明的悲惨小说不一样,那种淡淡的忧伤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的每一个缝隙里,一直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结尾是这样的:

“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细小的雪花有些飘落在千重子的前发上,很快就消融了。大街还在沉睡中。”

读罢川端康成的文字,我只觉得心中一片宁静,原本非常浮躁的内心现在已经如一潭止水般平静,也许这就是川端康成文字的最大魅力吧。

他通过姐妹之间、恋人之间的感情隔阂,甚至酿成人情冷暖和离别的痛苦,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着身份等级和门第殊隔,揭示了这一贫富差别和世俗偏见所形成的对立现实。作品的时代气息,还表现在作者以鲜明而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战后美军占领下的社会世相,比如传统文化面临危机,景物失去古都的情调,凡此种种的点染都体现了在战后的哀愁和美军占领日本的屈辱感。作者觉得悲哀,也不时慨叹,但没有化为愤怒,化为批判力量,所以也只能是一种交织着忧伤与失望的哀鸣,也许这仍然是作者对时代、对社会反应的一贯的独特方式。小说里还流露了些许厌世的情绪和宿命的思想,不遗余力地宣扬“幸运是短暂的,而孤单却是永久的”。《古都》所表现的自然美与人情美,以及保持着传统的气息,都具有特异的色彩。

在小说中对于背景京都民风民俗的描写十分丰富。川端通过抚触古都的自然美、传统美去追求残照因战败而荒芜了的日本美。他在书中提到了日本着名的寺庙,例如平安神宫,清水寺,着名的节日例如:袛园会,葵节。以毫不夸张的伤感,动人心弦的手法,将神社佛阁、工匠荟萃的古老街衢、庭园、植物园等种种风物,敏锐而精细地表现出来。

最吸引我的则是川端康成的心理描写,在那些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满是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愫。“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面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以上这句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心里描写,它富有想象力并且透着些许的伤感。

谈过了人物和小说的情节,我想说说我对川端康成的见解。在我看来,日本的文学之中是带有着抑郁、压抑和颓废的。无论作家的写作风格如何,多少都会有的。最早我接触日本文学是因为在初中时读过了不少的日本轻小说,但是我觉得这样具有流行文学色彩在其中的文字是无法完美的体现出日本传统文学风格的。所以我开始读一些日本的文章。

最早的是片山恭一的恋爱小说《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其中所讲述的那本该是凄美得可以大肆渲染的轰轰烈烈的爱却出乎意料的平淡自然。从老一辈那里听到了老一辈的故事,而最终自己的身上也发生了同样的悲剧,而后在随着时间而悲伤没有被冲淡换来了平淡却刻骨铭心的爱情。小说始终充斥着一股忧伤,即使是欢乐也显得失去色彩的悲痛。小说不仅仅对爱情进行描写,还有对生与死的思考。因为对“死”的感受本身就相当少,所以认为“死”与自己毫不相干、不可能相遇的人在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对现实社会的不安,从而产生对“生”感到不安,对“死”也感到不安,也就是对“生和死”的意义变得迷茫。而最终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是爱情即将逝去,生命的意义变得愈发厚重,不管多么不舍很多东西确实注定要失去的。

之后我读得最多的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了因为他说过一句颠覆了我生死观的一句话:“死亡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在他的文字里徜徉着的是一股颓废感。他的文字华丽而不让人觉得腻烦。我觉得他的作品中充斥着的是小资风格的生活的空虚与寂寞。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描写:“雨一直下着。那几天,我千头万绪,可以说是困惑。老实说,我不大了解自己的心情。好像道路拐弯错了,在同一个地方转来转去的心情。或是时间的接续有什么失常,无法顺利前进的样子。加上从早上就一直下着雨。我进入暗室冲洗底片显像。正在工作着,妻子从办公室打来电话。而跟她谈过电话后我不想再做任何事,便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喝起酒来。于是我想着死亡的问题。我并不是想死。我毫无想死的理由。我只是认真地想着死亡的问题。

我躺在厂房的地板上,装着死了。我想象着我已经死了,训练着死。我仰面闭着眼睛,在黑暗中一直停止呼吸。当然我无法一直停止呼吸,只是尽可能地停止呼吸,呼吸一下,马上又停止呼吸。我的身体一动也不动。从外表上看来会被认为我已经死亡。我让头脑空空的。这就是死亡啦,我想。这就是死亡啦。

然而这并非死亡,只是闭着眼睛的黑暗。

天空陰沉沉的下午,做什么事,或心里想到什么,都感觉黯淡,我打开收音机听音乐。我想看看书。不过做什么都没有心情。于是我慢慢喝着威士忌。

我把那冰已溶化的威士忌慢慢啜饮一口,杯子拿在手上注视着窗外。

水木花树的细枝子上,点点雨滴像刚死的鱼的牙齿般美观地排成行。那水滴的白亮里好像有一种暴力的记忆似的东西。那些牙齿彷佛想起了什么事情似的忽然离开树枝滴落,无声地被吸入黑而柔软的地面,只有时而驶过柏油路的汽车轮胎声传入我耳膜,彷佛用手指摩擦质地细致有光泽的布料似的丝丝声。

我关门,打开室内的电灯,慢慢环顾室内一周。看来不可思议的屋子。其实也没什么不可思议。跟原来一样的屋子。很普通的起居间。有沙发椅、桌子、三维效果的一套音响设备,唱片和书籍。我除了工作的时间之外,都在这里消磨。不过我觉得这是一间很不可思议的屋子,它好像是地球破灭后所残存的唯一场所似的。”这段描写看似平淡却有着对人生对生死对命运的思考与挣扎。同时也有着那样一股发自心底的忧郁。作者内心的独白会引起敏感的人的共鸣与思考。也许人需要一个时间来放空自己,让自己能够去思考一些哲学吧。村上的文字却有些华丽,远不如川端的文字来得悠远宁静。

之后我也接触了许多的日本作家的作品,每一位都有每个人的特点。而川端的文字是独一无二的,他没有三岛由纪夫的暴烈美,没有村上春树的华丽。却只是用朴素而深切的语言一点点得侵入人的心灵,使人沉浸在那种泛着淡淡的忧伤情调的文字世界中。

那么什么是日本是的美呢?如果你经常看日本电影,小说和日本画你就会发现日本的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腻。不论是井上靖还是三岛由纪夫还是川端康成,他们虽然是风格迥异的三位大师,可是文字中都不乏细腻的描写。不论是动作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细腻的描写永远是日本文学中不可少的。日本美是继承平安朝以后<源氏物语>为中心形成的物哀精神,往往包含着悲哀与同情的意味。川端康成经常强调“平安朝的风雅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正如<古都>中的开篇“千重子时而在廊道上眺望,时而在树根旁仰视,不时被树上那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或者勾起孤单的伤感情绪”,这句话正体现了日本美的物哀精神。(这段的内容是我在网上查阅了一定的资料后有借鉴的写的)

日本文学大师井上靖说过“川端康成的美的方式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用一根绳子就可以把它抓住的”。1968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为表彰川端“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称号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日本美学传统的基础上。

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联系。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日本,形成了以“浪漫的物哀、幽玄、风雅”三者相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他的“物哀色彩”是很浓重的,它包含了悲哀和同情的意味。他在创作中赋予人物悲剧的情调,创作出感动人心的美的艺术形象。

川端康成的创作风格中“死亡意识”也是及其浓厚的。他自己也说过一句话“死亡就在我们脚边”,“无言的死,就是无尽的生”。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我们随处可见什么誓死效忠天皇,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他们把死看的很淡很轻,几乎达到超脱的境界。川端康成也是把死看的很轻很轻,以至于后来自己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描写死亡的现象。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他对生与死、美与悲、人生轮回的佛禅观点和看法。

川端康成的这种死亡意识很大程度上受到身世背景和文化修养的影响。幼年时候,父母、姐姐和祖母相继亡故,少年时期,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赫然长逝,这种内心的创伤遗留终生,让他从小就养成了孤独、感伤的个性,以至于觉得对于人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他在宗教信仰上很尊崇佛教教义,他把死看做是最高的艺术,那是美得一种表现,即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

我还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曾经讲过,在一位武艺高强的武士没有了对手时,那么他将会在春天樱花飘落的时候剖腹自杀,让自己的血和樱花一起飘落,让自己的生命这样在最美的时刻凋谢。起初我并不了解为何,仅仅是因为没有了奋斗的目标而选择死亡吗?至今我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答案。在川端康成身上我也看到了类似的影子。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自杀,在临终送往医院急救的时候他只对司机说了句“路这么挤,真辛苦你了。” 他把死看的那么的自然,没有丝毫的恐惧。他还说过:“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想必川端走的很宁静,因为川端的作品始终传达着一种思想,即死就是生。也许这也是在川端康成的作品,虚幻、哀愁和颓废的基调贯穿着整个生命的是一种颓废的至美,一种空灵虚无的至境的原因吧。他的字里行间散发着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禅境,一种悲而美得意境。

如果抛弃政治去审视川端康成的作品,在他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去更好的了解日本文化。他的作品中有着日本传统的风雅精神,超越了世俗的道德而纯粹的表现人体的美,以及空虚的幻影的描写,是日本美的另一种象征。我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力不高,好多是心明言不明。大概也就是三三两两的写一些自己的一方见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