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喜欢去拿放在高处的糖果,两眼放光,挥动双臂,仿佛这样就可以把那个高出我个头许多的物品拿下。这时,妈妈会抚着我的脑袋说:“你呀,总是眼高手低。以后眼光可不能这么高了,要拿就拿桌上的。”
可我偏不,总觉得那些高高在上的够不着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后来,我上书法课。老师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先生,不仅课上得好,还不乏幽默,深受同学们喜爱。一日,我将得意之作交给他,静候评价。谁知,等了好几分钟,他都不开口。
“老师?”我有些急了。
他转过头看着我,目光温和,一如平日,但我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些许严厉。他缓缓道:“你知道字中最缺什么吗?”
对于这个始料未及的问题,我有些愣神,许久,才答道,“字形?”
先生摇了摇头。
“墨韵?”
他又摇摇头。
“难道是整体效果不好?”
他叹了口气。
正当我天马行空地胡乱猜测时,他终于讲出了答案,“是眼光!”
眼光?这个,课上并没有讲过。先生仿佛一眼就看出我心中的疑惑。“在艺术中,‘眼高手低’可是夸奖人的。‘手低’没关系,可以用练习弥补不足,可是眼光一定要高,只有这样手才能跟上。”他停顿了下,“你对于书法作品过多地注重临摹,只想‘怎样把它写好’而不是‘怎样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哪怕要求有些荒唐。要记住,不能没有‘高眼光’。”语罢,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不仅艺术如此,生活也是这样。”
先生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所谓眼光正是一个人的品位。若一个人的品位高,对所有的事都宁缺毋滥、精益求精,那么他的品位会提升他的能力。一开始,实际能力可能和品位相差甚远,但正是因为他确定了方向,所以才会向高品位一步步迈进。或许,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达到,可是那又何妨?比起井底之蛙的悲惨结局,这就是成功。孤芳自赏的人,满足于眼前小胜利的人,永远都不会有高品位;只有那些不断超越自我,力求完美的人,才会抬高眼光,从而提升自己的品位。这是人的品位,更是人生的品位。
也许是由于“天赋禀性”,先生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在不久后的一次全国书法比赛中,我的作品荣获了大奖。
那天回到家,我不无得意地告诉妈妈,幸亏幼时没听你的,要不,何来今天这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