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在这个现代世界里,人们习惯了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便利,习惯了每天忙忙碌碌的上学、上班,习惯了高节奏、平凡、庸碌的生活,而在这些人们普遍的生活习惯之后,又失去了什么呢?太多太多……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人们只是在“生存”,而并非“生活”。每天忙碌,起早贪黑,洗衣做饭,可谓是毫无目的、毫无厌倦的生活,这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模式化”,在这种“生活模式”之中,我们每天收获的是什么呢?学生们或许会回答,“是知识”。这在我看来是一个比较崇高答案,如果每天学习吸收知识,能使人们每天感到快乐,乃至感到幸福,那这也就是“生活”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能通过每天学习,感到快乐与幸福,并且持久下去的有多少人?人们普遍习惯于为什么学而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家庭环境而学习,而这便失去了“学习”本质上的意义,大多数学生没有得到快乐与幸福,反而为种种压力而愁,这就是现实,它就是我们所处的“生活模式”。这就是习惯之后我们失去的。
学习上面的问题,富有“生活(存)经验”的工作者或许会回答:“收获的是每天工作的酬劳。”这也就是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模式”,“人穷志短”(此处为中立,不含贬义)。许多家庭因为不富裕,而工作的目的自然由兴趣爱好、充实生活转向了“向钱看,向厚赚”。但有了钱,生活就一定会充实美好吗?我想不是。只是人们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而失去了生活的朴实,不经意间,给生活披上了一件件华而不实的外衣,为生活而生活,这种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
在这种“生活模式”里,人们习惯了太多,同时也失去了太多。
习惯之后,有谁还能告诉我“生活的含义”?有谁还能告诉我“生活的目的”?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几乎无人能管。
现在的我处在这种为生活而生活的“生活模式”里,作为中考的迎接者,大学的仰慕者,我被现实所淹没。今后的我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生活是为了什么?顺应“生活模式”成了每个人必须坚守的“生活潜规则”。
习惯之后,我不知生活的真谛是否是我想象中的那样。
习惯之后,迷茫的我该如何面对?
习惯之后,我该何去何从?
【第2篇】
上初中以来经历了多次月考,但只有第一次月考成绩还比较理想,之后好几次成绩都比较差。
在第一次月考前,我用了几乎整个双休日的时间复习,觉得自己的准备得比较充分,状态也不错。最后,我取得了班上第一的成绩,还进入年级前十,打击也是那时开始注意到我。我认为自己为以后的月考开了个好头。
可是,在第二次月考时,我生了病,状态很差,考前也没有太多时间复习。于是,我这次考砸了。在班里排名都进不了前十,年级排名更是在五十名之外。我很伤心,但想到这次是受了生病的影响,也没太在意。
第三次月考,考试科目增加了,我还不习惯一天考这么多门,在一门新增的学科中,我失误较大,总体成绩也不好。我对月考也不那么有信心了。
后来的第四次月考、第五次、第六次……都考得不理想。
渐渐地,我习惯了月考的考试科目,更习惯了月考不理想的成绩。
我总觉得,无论我怎样努力,月考成绩都不会很理想。每次月考,都不能保证考好每一门学科,一门学科也不能保证做好每一种题型。
于是,我在考前不会抱太大的希望,考后也习惯了面对不理想的成绩。
我想,月考没有期中期末之类的大考重要,自己每次的大考成绩都会比月考好得多,习惯月考的不理想也没有什么。但是,一次期末考试,我第一次出了年级前十名,随后的月考,又有退步。
我想,我不能再习惯月考的不理想,因为这种习惯也会对我的大考产生影响,这种对月考的习惯就是习惯失败。第一次的月考为什么会成功,不正是因为我没有习惯失败吗?而这次大考为什么会有较大退步,不正是因为习惯了失败吗?
进一步思考,人生也是如此,一次的失败难免,多次失败也不要紧,可是当习惯了失败后,失败就不能成为成功之母了。
所以,请记住: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