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职,莫大于礼。”——《资治通鉴》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并列四大文明发祥地,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文明究竟为何,又何以让后人敬仰,长盛不衰?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有人说,“文明”是一个国家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有人说,“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也有人说,“文明”是一个人拥有健康的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但我觉得,文明是一场关于“礼”的传承。
“礼”是什么?礼是社会及个人规范的行为导向。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于礼的经典论述,其中以孔子学说流传较广。孔子的“礼”,恭敬辞让、恭俭庄敬,于政治而言是君子必知礼制;于社会而言是君子立身之本;于个人而言是君子修身之要。在《论语·尧曰》中,“不知礼,无以立”;孔子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应出自本心。在中华传统文明中,礼占有重要地位。朝廷建制上,三省六部设有专司礼制的礼部,可见其尊崇地位,朝廷上有了礼,官职爵位就井然有序;在士绅家族中,礼也是极为庄重的存在,家族内有了礼,三族亲人能和睦共处;日常起居有了礼,便分得清长幼秩序。
礼在文明发展中持续存在并不断完善,成为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辅助,使得文明通过礼仪得以传承和发展。礼在社会存在中,起着约束作用。“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文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意,约礼可归之于己,然后付诸实践,博约并进,文礼兼修,这样才不会离经背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更进一步强调约之以礼,将视、听、言、动都归之于礼,这并不只是要在社会礼俗中循规蹈矩,而是于约束中见心的*,与天地相通。在关于礼的体系中,对个人来说,还有按年龄赋权和责任担当的涵义。二十岁对古时男子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不论贫富贵贱皆要举行冠礼,束发佩剑以示成人,加冠更可坚定心智;未行冠礼,即便年岁已过二十,也始终被当做孩童看待。礼通过仪式并强化了社会认同。借助每年举行盛大的祭天祭祖仪式,在表达对上天的敬意和对祖先的敬意的同时,以一种自上而下的示范强化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引导世人遵守公序良俗。
长期以来,礼制文化处于精华和糟粕渗融并存的状态,其中的糟粕对社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但绝不能由此忽视传统礼制文明这一精神财富,社会再变人们对礼的判断标准不会变,礼作为文明的传承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诸多启示。于民族,发扬礼制可凝聚起中华情感。近年来的“汉文化”热,特别是陕西举办的黄帝公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中“孝道”“敬祖”等观念,引发全球华人的共鸣,引导人们树立根源意识和仁爱之心。于国家,几天前的12.13国家公祭日,通过仪式纪念烈士、铭记国耻;今天的12.18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奖励杰出聚力发展,为祖国前途命运锚定方向大道。于社会,礼制的约束能变成发自内心的职业操守。公职人员的宪法宣誓;医生、教师等的集中宣誓,在整齐划一的誓词声中心潮澎湃,庄严、神圣地作出自己职业的承诺后,无论走多远也不会忘记初心。于个人,全面践行*核心价值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仪容整洁等守礼要求,也可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以共同塑造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坚定文化自信,理应包含有对传统礼制的继承和发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对待文化、传承文明应有的态度。文明与“礼”,一直都在,它从未在社会或个人发展中缺席,并必将得到延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