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行,槽粕被时间的浪潮儿卷走,余下的都是厚重的精华……
在这举国同欢的新春佳节,我们小心地揭下一张张烙有时间记忆的旧符,把每一抹米糊都化作诗的韵脚,将带有美好希冀的新联轻贴于墙,以示全新的开始。
随而,嗅着新桃那淡淡清香,孩童们又开始了挨家挨户的串门。
“车水马龙门前过,紫气祥云院内留。”弟弟高声读着外公院门口的大联,“姐姐你看,外公的院子像不像神仙居住的地方呀?”我抬头望去,呵!那半丝半缕、或缓或急的青烟,醉醺醺地缭绕缠绵,汇入云霄,宛如仙境,这副对联,也许就是勤劳朴实的外公在表达对幸福吉祥的向往吧。
“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耀辉满堂春。”爷爷靠着大堂门不住地笑,身后的楹联似也跟着在快活。身体健康, 合家欢乐,自始至终都是爷爷唯一的心愿,于是他一眼便相中了这副对联,并亲自将它贴在了大堂前。
“圆头大耳不计天下事早日胖胖,膘肥体壮难得坦荡心富贵连连。”舅公家的对联是最有意思的。两米高的小门边上,整齐的行楷一铺排,泛光的字面略显耀眼,圈内的小猪也哼唧地叫着“胖胖”。面如黄土却豪不掩饰内心喜悦的舅公,拉我们去逐个认识了他的小肥猪,一个小小的偏房却也洋溢着大大的笑语。
“园蔬调出千般味,盘食烹来万里香。”劳累了一天的爸爸也不得休息,回到家便系上围裙跑去厨房。不一会儿,油烟四散。爸爸的身影变得模糊了,门口的大红对联也模糊了,隐隐约约的。及至上桌,那诱人的香气简直是挑战我们的味蕾,连那嫩红的肉片儿也来撩拨我们的胃。尝一口:松松软软、甘醇香甜,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相比之下,城里人可就大不相同了。“生意兴隆年年旺、财源广进天天发”、“四海来财生意旺,三江进宝财源广”、“福门鸿运连年盛,宝地财源逐日增”这样的对联见得太多,我也渐觉着屋主的幸福来源与一种物质有关——一种被看作与健康快乐同等重要的物质,人们把对它的需求与渴望张贴于大门旁,也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
更有一些富丽堂皇的大院,院落的“永久对联”似乎来得更为方便,早在修这大院的时候,屋主们便把黏土一抹,好几大块印花字的沉砖经墙上一贴,只简简单单拼凑两下——哟呵——的确省了不少工夫。及至过年,他们把瓷砖擦得崭新锃亮,嘿!多么好的一副新联!可我在那院口终不能闻得空气中应有的大红纸草香味了。
我喜欢读春联,喜欢感受从古代便传承下来的大红纸大黑字,铿锵有力而又凝练隽永。遥想旧年,药材铺口有“但愿世间无人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般质朴的对联以示医者仁心,铁器铺门也有“三间烟熏火燎屋,一个千锤百炼人”般明志的对联以昭为人之理。如此短小纯粹,如此丰富隽永,使得那些一味落得俗套的对联黯然无光。
我想,“福临宝地千秋盛,财进家门万事新”倒不如“看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那从内心自然流露出的闲适美满,“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郎月,良宵美景,万家萧管乐丰年”的浪漫美好也比不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中那对幸福快乐最原始也最殷切的期盼。
中国,在上下五千年中仍旧不断地辞旧符迎新桃。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重新审视这有着浓浓“乡”味的旧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