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之我见
在《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鲁迅回忆了自己从小时候一直到留学归来的经历。其中既有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当中对童年事件的美好回忆;也有像《琐记》或《范爱农》中对于当时社会的黑暗的严辞批判。这就是朝花夕拾一书的魅力所在。
就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作者讲述了自己儿时在百草园有趣,新奇,无忧无虑又充满想象的生活。在百草园里,鲁迅可以为了一句并不存在的流言而拔起一片片何首乌,以至于弄坏了土墙;也可以为了寻找新奇的果实,甚至不怕被刺,去摘覆盆子;亦或者是既憧憬又害怕美女蛇在园子里出现。冬天里捕鸟,夏天里听昆虫“合奏”,多么美好,无虑的生活!在三味书屋的后园虽然不及百草园中如此丰富,但可以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最不济的,还可以看先生读书时搞笑的样子嘛!
同时,儿时的鲁迅的苦恼,疑惑也不少。在三味书屋里,先生老叫他读些枯燥无味的书,不光枯燥,看不看得懂都成问题,这就是读死书啊!还有,鲁迅在听说有一种怪哉虫之后,特别想知道其中原委,问了先生,谁知先生十分生气,不予解答,这件事对于鲁迅应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吧!这就是扼杀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也难怪当时面对列强的侵略,有些人愚昧的想把海边都修上城墙——如此落后,愚昧,不以人为中心,扼杀儿童的天分的教育方式,正如刘鹗的《老残游记》中所说“此吾中国之所以落后也”,鲁迅在后来严辞反对,批判这种教育形式。如果人人都接受这样的教育,人人所得的也只有一本名册吧,我想。
《朝花夕拾》中,还有不少诸如此类的例子,譬如《范爱农》种中一位爱国之士颠沛的一生,《藤野先生》中对一位异国老师的感激与怀念……
《朝花夕拾》读完后,就会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气质从我心底悄然生根。或许,这就是“民族魂”的力量吧!
【第2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之我见
《朝花夕拾》被称为“回忆散文”,此文为散文体,而又特别标示“回忆”二字,也许是因为鲁迅先生说过《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从回忆中摘抄出来的。鲁迅先生在创作《朝花夕拾》中选择了表现自己独特人格精神的文体。
我认为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写的就是鲁迅先生从儿童到少年对社会认知的变化。
小时候,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才有无限的乐趣以及无限的想象。比如:拔何首乌、采覆盆子、寻蝉蜕、采桑葚、画绣像、还有冬日捕鸟、听油吟低唱、听蟋蟀弹琴、想象美女蛇来到百草园的童趣等等。这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百草园中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但那却是我的乐园”的原因,而在三味书屋温馨的回忆中也批判了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
前面鲁迅先生写了儿时满满的回忆,与后面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不满做了的对比。
在鲁迅先生刚去三味书屋时,问了他的先生一个问题就是“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可先生却回答“不知道。”从那天起鲁迅先生儿童的好奇心被扼杀了。而且明白了在封建教育制度中只能死读书,此事给鲁迅先生的童年留下了阴影。并且那里的先生教授的都是“难懂且无用”的书。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并不关心学生懂不懂是不是有兴趣,先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也只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任何启发。
这本书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讥讽了封建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也体现了儿童追求*,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环境对小孩子的束缚。
【第3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之我见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次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作品形象生动,有强烈感染力.
我认为,温馨的回忆是指童年的趣事及童年天真无邪的好奇心,而理性的批判则是通过只读书,不许问"书难懂及不解其意,不管教育方法"这三点反应出当时教育是具有(1)死读书(2)读死书(3)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前半部分写了长妈妈的迷信和胖胖的身材,这些都证明我不大喜欢她的原因,而后半部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长妈妈没有任何文化,甚至连书名都念错了,但还是帮鲁迅买回了《山海经》通过这些小的描写,便可以看出长妈妈很关心鲁迅的内心产生震动.同时,记忆定格了书的模样,也定格了对长妈妈的记忆.这便让年长的鲁迅看来,是对童年和长妈妈温馨的回忆.
在我看来, “心爱的宝书”不仅仅再是书的可贵,背后更是鲁迅和长妈妈生活中琐碎小事的回忆.对于年长的鲁迅来说,那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留在他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而在这几篇文章里,让我觉得理性批判最明显的文章则是《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儿童读物谈起,通过"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原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这两句忆述了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不满.尤其是描写"老莱娱亲"时,揭示了鲁迅对封建孝道的嘲笑,也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同时,前文也批判了妨害白话者,写出了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抨击。
读完《朝花夕拾》,我认为我们应当珍惜当下美好的童年时期,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和物,多去陪伴和理解。不要像鲁迅对长妈妈那样,当彼此快分别时,再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