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我发现了浮沉子的秘密》
上学期考试前夕,科学老师告诉我们期末考试的实验很可能是做浮沉子,于是我回家在妈妈的帮助下试了试。
我翻开书,看到需要准备一个饮料瓶,一个笔帽,一块橡皮以及一些水。我和妈妈仔细找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总算找到了这些器材,并在洗手间开展了这项实验。
我先在瓶子里灌了七分之一的水,接着在笔帽下面按了一块橡皮泥,然后,我把这个浮沉子放入了水中,把盖子拧得半松半紧。最后,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挤瓶子,让浮沉子下沉。我自信地对妈妈说:“这个实验真简单,一定会成功的。”
“这可说不定,要看实验结果,科学要严谨,不能轻易下结论。”妈妈教导我。我轻轻一按,可是浮沉子还是浮在水面上。我很奇怪,于是翻开书,仔细研究着书上的图片。起初我认为是笔帽不行,就换了五六支试了试,可是还是没成功。后来,妈妈跟我说:“你看书上的瓶子与我们的瓶子有什么不一样。”
“嗯”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书上的瓶子,总算明白了,“书上的瓶盖是拧紧的。”妈妈点点头。我把瓶盖拧紧了又试了试,终于成功了。
通过这次试验,我发现了浮沉子因为笔帽里有空气,使它排开的水量增大,所以浮了起来,当用力按着水瓶,笔帽里的空气排出,而水进入了笔帽,排开的水量减小了,浮沉子就沉了。
【第2篇】
《我的发现》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在发现探索,一个对题目的小小发现,一个对实验的小小研究......
那天我正在课桌旁赶作业。我写一会就要甩甩笔,或者换支笔——墨水跟不上消耗了。眼前的题目看似一样却也不一样。我的眼睛被试卷那耀眼的颜色灼得生疼。过了几分钟?还是过了几小时?我根本懒的看钟。我既想让时间流动的快些,因为这样可以早点休息,但又想让时间过得慢些,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写作业。时间却不搭理我,还是那样不紧不慢的走着。
我还是按着同样的速度写着作业,我的眼皮越来越重,但还是坚持着继续写下去。突然,笔的沙沙声停止了。显然我被难住了。我绞尽脑汁,用尽了办法,草稿纸挤得满满当当却还是没有一点进展,还在原地打转。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机械似地继续往下做,等到所有题目都做完了,我又来继续思考这道题,可是还是一点思路也没有。乘?除?加?减?先加?先减?先减后加再乘?.......我越来越急。突然,一道不经意的想法从我脑子里闪过。我努力把它记录下来。再做上去,再验算一遍,对了!我欣喜若狂,兴奋地叫都睡不着了。
发现就是这么简单,一个题目的发现也让我颇为欢喜。
【第3篇】
《我的发现 》
有一节科学课,杨老师叫我们怎样制作电磁铁。
我把用作铁芯的螺丝钉放好,把导线绕上去,再把电池接好,不一会儿电磁铁便完成了。可是这时候杨老师问我们:“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你们知道怎样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吗?”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我挠挠头皮,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我在想难题时,手上总会不知不觉拿起东西来玩。于是,我拿起了我制作的电磁铁和指南针在手上玩弄了起来,我把螺丝钉细的这一端在指南针周围转来转去,指南针磁针的一端也跟着我一起转。我又把螺丝钉换了一端,发现指南针磁针也换了一端,这时我灵机一动,心想:我们以前不是学过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吗?那和指南针北极相斥、南极相吸的就是电磁铁的北极,那另一端就是南极了。我立刻将我的发现告诉了杨老师,杨老师说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了出来,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涌上了我的心头。
每个人都可以找出自己的发现,只要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也有可能“玩出名堂”
【第4篇】
《我发现了点烟器》
小时候,爸爸的车子是令我十分好奇的地方。瞧,那些仪表盘,那些按键,指针,看起来都带有一点神秘。最让我好奇的,是在盒子下的一个黑色的圆的东西。我每次都想碰一碰,但爸爸总是不允许。
终于有一天,爸爸去银行取款,我一个人在车里。爸爸在走前叮嘱我:“车上的东西都别动!”但这句告诫立马被我的好奇心击了个粉碎,我独自摸索了起来。
我又一下子想到了那个“不明物体”,便伸手去拉,却拔不出来;我又转,也出不来。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知道:是要按一下才能出来的。
那东西出来了后,不知怎么的,我竟然用手指去碰。
“啊!”我大叫一声,感觉手指像被火烧一般。我立刻把手指放进嘴里,想: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呀?简直和打火机一样!
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他看到我这痛苦的表情后,就十分严肃的说:“那是点烟器,是用电来引火的,自作自受!”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那是点烟器,和火一样。后来,我有知道了点烟器可以点烟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