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棚屋》这本小说,似乎宣传了爱和宽容的关系(包含上帝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作者所描述的对信仰层面的认识是偏离纯正信仰的,有偏向新纪元思潮的闲疑。作为读者,我是可以理解作者在经历家庭中的变故在他心中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烙印,无论是儿时父亲暴虐的伤害,还是面临失去女儿的伤痛之情,以及对谋杀者的切肤之恨。但是,这本小说对基督教信仰中最重要的基本教义都有错误的描述和引导,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好好思想和分辨的。
1、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认识。作者对“三位一体”上帝的认识是错误的,他把独一的真神上帝的三个位格理解为三个人,并且更让人无法认同的是:他所描述的上帝“老爹”竟是一个高个子黑人女子,实在让人觉得有*上帝之嫌。
其实,圣经清楚地讲明“ 神是 灵”(约4:24),是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 神(提前1:17),是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 神(提前6:16)。圣灵也是灵,是真理的灵,是圣善的灵,是赐生命与智慧的灵,只有圣子耶稣基督具有人的样式,祂的独特位格是 神人二性,是 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 神本体的真像(来1:3),祂道成了肉身,将没有人看见的 神表明出来(约1:18),并且在十字架上成全了救赎大功,成为使人与 神和好惟一的中保(提前2:5)。
但在《棚屋》作者描述中的耶稣,完全不是上帝借着圣经启示我们的圣子;并且荒谬的是:作者还描述那代表上帝的“老爹”——高个子黑人女子手上也有钉痕的洞,实在是让人无法认同。
2、关于“圣经”的权威性。作者认为“圣经”一套的规矩,是人所自我限制的老旧传统,认为上帝真实的带领更超越了《圣经》本身,似乎上帝也不满意人的这种理解和作法。
从作者的描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上帝似乎并不认同自己借着先知和使徒们透过近一千六百年来所默示下来的圣经,似乎圣经不是祂向人类完整启示的话语,还需要上帝真实地与某人再透过奇异的方式见面说话才行。这种观点完全否定了圣经的完备性、可信性和永恒性。因此,作者在小说中所流露出的个人奇异的经历中所领受的所谓“真理”就取代了圣经在信仰上对上帝认识的权威。
如果每一个人都照着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领受来理解或认识上帝,而不是照着上帝自己所默示的圣经来认识祂。可想而知,那样照着人有限的观念中想象出来的上帝会是怎样的?
3、对律法的理解也是不合圣经的。作者认为律法已经废除了。然而主耶稣说过:“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5:17-21)在圣经中我们看到:无论是主耶稣或者是保罗都从未批评律法本身的不好,而是批评曲解律法的法利赛人和律法师。
若没有律法,罪就不称为罪了,人也不知何为罪。因此也不需要认罪、悔罪及耶稣基督宝血的救赎之恩了。人并不是因着行律法称义或得救,但律法是训蒙的师傅,使人承认自己无法自救,而使人来到耶稣基督面前领受救恩。蒙恩的罪人靠着圣灵的内住、光照、指教和感化,而甘心效法主耶稣,行律法上的义,遵行上帝赐下的诫命(爱 神爱人)。
4、小说中还有一些地方把“上帝”降低为人了。其实,上帝永远是上帝,人永远只是人。即使人在基督里与上帝亲近,但作为受造物的人类是为荣耀上帝而被造的,并不能在爱的关系中而成为了上帝。另一方面,上帝是自有永有,自含丰富,自满自足的,不需要人的爱才满足。其实,人爱上帝是理所应当,也是上帝所配得的,并不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上帝渴望或渴求人来爱祂。
5、小说中也含有部分普救论的观点(参见《棚屋》第十二章末后几段P207-208页)。书中这样说到:耶稣停住脚步。“那些爱我的人来自现存的各种制度。他们中有佛教徒、摩门教徒、浸礼会教徒、*、*党人、共和党人、以及许多不投票的人或礼拜日早晨不去做礼拜、不参加宗教组织的人。我的信徒中还有杀人凶手,以及不少自以为是的人。有的是银行家和赌场业者,还有美国人、伊拉克人,也有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我没有想把他们都变成基督徒的欲望,但我确实想参与他们的转变,使他们成为‘老爹’的儿女,成为我的兄弟姐妹。”
这里让我们看到:作者认为这些不同宗教、种族,并且有些还在作恶的人,只需要让这位作者想像中的“耶稣”参与他们的转变,就可以成为‘老爹’上帝的儿女,他们不需要成为基督徒(即:基督的门徒),这些观念完全与圣经相悖离的。
我们知道:主耶稣被接升天前,祂这样吩咐门徒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7-20)显然,作者的观点是明显违背耶稣亲自的教导。如果作者所经历的这位耶稣就是圣经中启示的耶稣,那么,就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了。
6、小说中作者认同“上帝是动词”的观念也是荒诞的说法——P224前页及235页)。作者曲解了上帝的位格及圣灵的位格。
7、小说中作者也对教会组织有诸多批评和否决。不可否认的是:教会中的确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更有诸多假冒伪善之人把持教会。然而,这也是圣经已提醒我们:就是在有形的教会中有麦子和稗子,虽然许可这一切暂时存在,但有上帝的美意和主权的管理(太13:24:1-30)。上帝在地上设立了有形教会,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会是基督的身体,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她(太16:18),并且上帝也在其中掌管和鉴察(启1:9-3:22)。然而,小说的观点似乎有倡导人离开教会的闲疑。
以上只是本人在小说中看到的关于信仰方面的部分错误,还有许多未详之处。
愿更多在基督教信仰有清楚认知的弟兄姐妹加以分辨分享,使纯正的基督信仰不至被人误解或曲解。
愿上帝加倍赐予我们每个基督徒在圣经真道上的长进、属灵生命上的成熟以及对异端邪说的分辨力!阿们!
【第2篇】
生活像清晨一样,渐渐为世界打开了光明,我的日子也是一样,这几年,阳光一直在,我追随着它,走走停停……尽管,我没有找到最终属于我的那片别人都有的园子,但是,我的小园也有花开,也有果采,我也感恩、激动,我也愿意投入和奉献。
生活中不断会被小困惑迷住,我也常像一只小鹿,为找到出口四处乱蹿,但是时间都没有辜负我,一条恰到好处的路一直引领着我。
与赵神父相识是近几年的事,有人开玩笑说,我的眼光高,一般人不入法眼。所以每当我夸起这位赵神父的灵活应变、机智果断、热情旺盛的时候,一部分人是惊讶,一部分人是质疑。这一点像极了我对生活的态度,要么是惊喜,要么是笑话,这是我理解的属于我的空间。
之所以提起赵神父是想说,几个月来,一直不敢去告解,我知道这是信德的不足和智慧的懦弱。几次尝试和神父做这部分交流的时候,都被自己压了下去,像吞一口食盐,涩涩地……有一次,欣赏他新成立的小书架,主要供小朋友激发热情所用,他无意指着一本叫《棚屋》的书,说:这本书,不错。你可以看看!
借书有借书的程序和规矩,几天后的周末,我找到了管理藏书的张先生,向他正式借阅了这本书,并做了简单的登记,显然登记这本书的人,只有我。
我不知道神父推荐这本书有没有特别的用意,拿到它,就像是一本寻常的书一样,却开启了我没准备好的另一扇门,一扇心门。
《棚屋》作者:加拿大 威廉. 扬朱子仪译
通篇文字流畅、优美,引人入盛,拭而不倦。翻译的工夫,特别值得点赞。
看了前言和作者简介,心里确定一点,故事之于故事本身,一定要有那种经历,不经历痛苦的,很难用绝美的文字排出动人的故事。
人很容易陷入“要是”的游戏中,对我尤其精准。要是那天不那样,而是那样;要是那件事不那样,而是那样……确实凸显了我的无能和失败。有些事情已经过去16年了,有些事情已经过去5年了,有些事情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是我,每每想起,还是无法完全的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这种感觉是真正的空虚。
在与“老爹”的相识里,我深切感受到的是维护着的一种关系,他们也在要求理解那种关系的存在,故事中称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圣神,显呈人性的分别为“老爹”、“耶稣”和 “撒拉玉”。我无法理解他们三位的关系,我想,我们更应该理解的是我们与他们的关系,或许他们只应该是“他”,我们讲究的是文字的描述,而“他”喜欢我们用心的表达,“他”也说,“他”是动词,我也一直这么认为,“他”代表着一切和诸多的动词,包括爱、期待和圆满。
我常劝慰自己,经历痛苦、不幸和失败,是一种加速成长,只有在这个时期,我才确实会变得更加温顺和自立。哪怕我无数次的痛恨和怀疑过!读到“老爹”说:“有千万种理由说明应该允许悲痛、伤害和困苦的存在,而不该根除它们,但其中大多数理由只有在每个个体的事件中才能理解。我并不邪恶。你们才是在关系中欣然拥抱恐惧、痛苦、权势和权利。但你们的选择不如我们的目标坚定,我会采用你们做的每个选择,以达至善至爱。”
这段话,我可以说,我理解了吗?也许不完全,我只是通过自己的意愿往自己的身上套,因此,它是成立的,那么如何让他不成立呢?我确实又没有办法证明,只能说这种思维的描写防御了我们的心理抗拒。
耶稣邀请麦克在湖面上走过的时候,他问犹豫的麦克:你认为人们的目标是活在现在、过去,还是未来?
正确的答案是:现在。我也试着回答了一下,我给的答应是现在和未来,如果只允许选择其一的话那么我想说,现在是为了未来,所以我选择未来,反观又想我们的快乐和痛苦的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它只是来源于每一个“现在”。所以,我的最终答案也是:现在。
他们交谈的分析,更感动我。我们花太多的时间,为过去痛苦和纠结,又花太多精力去揣摩未来,一方面为过去不甘、痛苦,另一方面又在假定一个无法支配的未来,而去担忧。生活的恐惧就是这么如影随行的。
耶稣说:
“男人考虑的是成就的圆满,而女人考虑的是关系的圆满”。
“女人一般会发现难以因男人而改变什么,她便不再要求他们满足她的要求、提供保障和维护她的身份,而选择回归于我。男人一般会发现难以因他手头的工作、他的权力、保障和价值的追求而改变化什么,于是回归于我”
“女人因我而转向另一种关系,男人则转向他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假如这个世界由女人来统治,会成为更安宁更温和的地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成为贪婪和强权诸神的祭品。”
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笑了,笑得有点儿心虚的羞。因为这个周末我去教堂听了两位修女对圣经的讲解,在整理学习笔记中,特别对于“男人与女人” 的地位以及分工做了明确的不解和质疑,也许神父来不及看到那个“笑话”,但它出于我,是认真的。
而接下来,这里就为我做了回答:
“从第一个创造日起,我们将女人藏在男人身上,为的是在适当的时候能将她从他身上取出。我们并非创造了独自生活的男人,女人从一开始就有存在的目的。通过从他身上取出她,在一定程度上他生下了她。我们创造了关系的一个循环,和我们自己一样,却是为人类创造。她由他而出,现在所有的男人,包括我,都是通过她出生,而一切的原初或降生都来自上帝。”
“我们意欲创造的生存是男人和女人地位充分平等、作用完全对等。但你们追求的独立,要求的是权力和满足,实际上毁掉了你们内心向往的关系。”
惭愧愈加,分析透彻见底,我提出的疑问和不满,其实就是在追求一个看似绝对的公平,一个满足我在世俗上内心华丽的追求。这段话我的理解是:世间所谈及的对立是相对的,我们都说没有绝对的绝对,所有只是相对。而这里告诉我,有绝对存在,只有绝对的关系,才可以得出我们实现中的那些相对的认识和感受。
当麦克与自己死去的女儿“相见”的时候,那些既美丽又生动的句子让我难过至极,禁不住在心里朗读起来,那来自心里的声音很大,却只有自己可以听见。呼喊的语句随着倾泄下来的泪水,证明我是一个有情感的女人和一位有感受的母亲。这时候,我也没有了麦克对于“老爹”的恨和不理解,我心里的“巨恸”呢?原本它就比麦克的小,现在可能更小了。
我问:你是上天派下来的“救兵”吗?替我提问又为我作答?
《棚屋》从写作形式和手法上,很像我去年看过的一本*女作家张德芬写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棚屋》通过棚屋带入了主人翁与“老爹”、“耶稣”和“撒拉玉”的交流,产出思想。《遇见未知的自己》通过一个女性与神秘老人的交流,产出思想。前者最后告诉我们的是一种解脱后的关系,后者告诉我们的是一种解脱的模式。
还有一点,分析得也许不对,但是我想记录下来的——
“耶稣”关于建立“制度”和“宗教体系”的阐述,我想这也许是很多宗教人士所不接受的吧,“制度”是一种关系,“宗教体系”是以耶稣的名做下的事,而非耶稣的真实意愿,甚至与其目的背道而驰。我是惊奇这一点的,若要让我的父辈们看到这段话,那么一定是:异端邪说。
同样,责任和期望也被视为一种形式的法规,而圣经中没有出现过责任这样词。应对我们所有的能力,让我们在每个场合*的去爱和奉献,耶稣就是我们对应对的能力,任何时候他都在这其中,反之,则是没有办法循环和延续的。
至于如何理解这一点,我想,耶稣是爱,这爱是我们与他的关系,那么制度就不是制度,被制度维系的那些“体系”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那些里面,有没有真正的“爱”和“爱的关系”。
所以我的结论是:
“巨恸”= 爱的深入 = 爱+宽恕 = 爱的本质
爱,是一种关系的建立。
【第3篇】
棚屋本来是一个充满罪恶,血腥恐怖的地方。我能够想象小梅西被拎在杀手手中,并最终在这个黑暗腐臭的地方被杀。我每每想到就要从心底再次深深的憎恨凶手。这样的房屋代表的就是一个地狱的入口,一种绝望的恐惧空间。老爹选择了这里做为救赎进行的地方,本身就证明了神的伟大和全能。
麦克回到了棚屋,见到了老爹、耶稣和圣灵(我不记得圣灵的名字了),并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实话是,我看到这里以为梅西没有死去,上帝会在最后让她出现。也许她只是逃走了。我于是开始和麦克一起听老爹、耶稣和圣灵说话。实话是我觉得笔者在这段有些生硬,出于一个父亲的心理。我怀疑在我有明确的目标,想知道自己女儿的情况下,还能听那么多关于生命和善恶的哲理。这里麦克的耐心是我不具备的,这点我不如他。但是,渐渐故事的走向慢慢使我开始从麦克这个父亲的身上,看到了上帝这个父亲的身上,知道当麦克要作为法官来审判别人时,我被深深的震撼到。杀手也是因为一些原因才心里扭曲的,如果要杀掉杀手,那也应该要处罚杀手的父亲,那也要去处罚人类的始祖亚当,也要处罚创世的上帝。如果一切都要去计算的话。我们的世界应该是怎么样一个样子。其实,人人都有罪,但是我们都在计算别人的恶,还要让恶传承下去。麦克没有下手去审判自己儿子,因为这样父神也没有因为我们将要做的恶来审判我们。你要知道,神是全知的,他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他知道我们将会做什么恶?知道我们的后代将会做什么恶?如果,他要行使审判,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站立的住。我们不会比杀手好到哪里去?因为也许你的一个行为将造就无数多个罪人。就拿最近的那个摔小孩的禽兽来说,我要说他的父亲母亲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老师是不是放弃了他、他的同学是不是故意疏远了他、他的家人是不是隔离了他。他对社会有戾气,这种戾气成了那一摔的原动力。我们都有责任,对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嘲笑过、也放弃过、也疏远过。看到这里,我开始感谢上帝。没有因为我们的本相放弃我们,他还是将他的慈爱赐给了我们。叫我们来认识他,从他那里来认识这个世界是有爱的。
原谅凶手,其实是释放我们自己。罪恶必将被清算,但是不要我们自己被仇恨捆绑。禽兽凶手必将被上帝惩罚,将以上帝的方式得到救赎。小梅西原谅了杀手,麦克放弃了仇恨而更珍惜眼前的人。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真实的发生,但是我们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
【第4篇】
作者威廉.杨。真正开始读此书之前,先看了作者介绍,就已经感受到了不寻常。作者生于传教士之家,曾就读于神学院,依据美国后居然从事过保险、建筑、创业基金、电信、销售等多种行业。婚姻遭受过坎坷,又遭遇破产,房子也被拍卖。受妻子的劝告写下内心经历的沧桑和历程,包括个人对信仰、感恩、宽容的看法,成就了《棚屋》。《棚屋》的初稿没有被任何出版社看上,结果是他和两位好友成立了一家出版社资费出版的。结果是依靠读者们口口相传而风行,最终登上畅销版第一名。作者本人的经历和书的出版都很不寻常,而书本身富有争议的内容更是超乎我的想象。
这是一本小说,至少维持了小说的形式。小说的大概情节说起来很简单:主人公麦肯齐,原本是有着幸福家庭的人,在他一次带着几个小孩野营的时候,他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女儿梅西被连环杀手拐走并残忍的杀害了。麦肯齐一家因此陷入长久的悲痛中,尤其主人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巨恸”而郁郁寡欢。一日他收到一封来自自称“老爹”(上帝)的便条,邀请他去女儿被杀害的破旧棚屋见面。他独自来到棚屋以后,便发生了奇迹一般的经历。具体的说,他遇见了上帝、耶稣和圣灵(三位一体的神),并和他们在一个梦境般的棚屋里度过了美妙的三天。这三天里三位一体的神通过各种方式帮助麦肯齐解开心中的疑惑、不满和愤怒,让他逐渐懂得了“信仰”的真谛。三天结束后,麦肯齐在原来破旧的棚屋中醒来,并且回到了刚来的那一天。他原本以为一切只是虚假的梦境,可是凭着记忆中上帝指给他凶手藏匿梅西尸体的地点,他在现实中确实找到了梅西的尸体。这次虚实难辨的经历彻底改变了麦肯齐,他也带动全家和周围的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小说的意义上来说,我很喜欢作者时不时的灵光一现的妙笔。有好几处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出作者十分独特的看世界的眼光和极其细腻敏感的心思。尤其是对妻子南的那些微妙的心理,写的地方不多,却都很美。这或许和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吧。
故事也许听起来很简单,很无聊,也很“意图明显”——让没有看书的人以为这不过又是那些宣传信基督耶稣的罢了。可其实不是,因为这本质上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讨论关于信仰、感恩、宽容的心灵读物,甚至没有宗教——宗教是作者反对的对象,这是我喜欢此书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开始变得赞同这个作者的地方。读了一篇读者写的读后感,我不想像那些人那样感动的老泪纵横,一副心灵被深深震撼的样子——很多虔诚的基督教徒是这样的,此书对他们的意义在于如何摆脱形式上的虔诚而走入*的心灵的虔诚。而对于我们这种没有信仰的人来说,也算真实的认识到了信仰的力量,假如某一天我因为什么奇怪的原因也开始信上帝了不知道会获得多少的力量......
作者的信仰观是这样的:原来上帝一直生活在我们身边,ta创造了整个世界并让其按照预设的自然规律*的运转而不加以干涉,直到ta模仿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位置,人类的祖先受到诱惑而叛离了上帝,自此一直企图寻求相脱离于神的*和独立。这些企图早就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政治、经济和宗教,伟大却恐怖的三位一体,是人类创造的成就,反过来却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和问题。上帝说,ta让耶稣代替人类受难是为了和所有的人类和解。上帝说,一切人所制定的规则和秩序都是多余的,都是束缚,都是不完美的。甚至连ta颁发给人类的“十诫”都只不过是一个概念性的指引,而不是审批人的依据,因为历史上真正能够完全遵守十诫的人只有耶稣。上帝只期望人类做到一点,就是相信ta,相信ta爱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我们爱每一个自己的孩子一样,相信ta一直生活在我们之中在那里看着我们,相信ta一直在耐心倾听我们和ta说的每一句话。那样的话,甚至不需要去教堂,甚至不需要信基督教,甚至可以是去信其他的宗教(作者的野心真大!)。因为真正的信仰是来自心底的,最真实的情绪。唯有这样,才能原谅杀害自己女儿的犯人,才能从丧失亲人的无止境的巨恸中解脱开来再去享受上帝赐予的美好人生,才能在愤怒、悲伤、失望之后仍然乐观而快乐的活着,因为我们可以把自己放心的交给上帝。还有很多……
这不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吗?除了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保留疑问之外,观点的其他部分我都很支持,看到读者通过一体的三个形象把这些道理说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是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了。人类研究自然科学还可以,但是我们发明的社会科学的东西实在是太糟糕了。国家、法律、宗教、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漏洞太多了,错误太多了,到头来都变成需要不停缝缝补补的东西,直到最后彻底令人失望而被抛弃。这和我在看的另一个人的哲学很相似,那就是索罗斯在他的一本薄薄的课程小册子里讲的他的哲学。看来真正的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我最近有种感觉,我至少也掌握了一小部分还未被社会普遍承认的真理,我不该因为这种特殊性而怀疑自己,阅读这些成功的或失败的人的思想慢慢给我信心,如果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或许能发现属于我自己的一片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