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莎士比亚全集
经典名著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写过37部戏剧,此外还有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诗歌代表作有《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和《十四行诗》。这些诗歌颂友谊和一爱一情,诗人把它们看做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表征,他特别强调心灵的结合、忠诚和谅解这些人文主义理想。诗人歌颂青春和美,以与现实中的丑恶相对照,坚信美好的事物应当永存,并可以借助于文艺而成为不朽。
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具有史诗的宏大规模,虽然讲的是英国过去的历史,却写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社会和当时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代表作有《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理查三世》、《亨利六世》等。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一性一质,而且在当时可能达到的程度上最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他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他们体现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一性一格,也反映出作者的理想。代表作有《哈姆莱特》、《李尔王》、《奥瑟罗》、《麦克白》、《罗米欧与朱丽叶》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的是一对青年一见倾心,但因封建世仇,恋一爱一受到阻挠,导致二人的死亡。最后,双方家长鉴于世仇铸成的错误,言归于好。这出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一爱一情理想和封建恶一习一、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诗人以抒情笔调,特别在月夜一陽一台两个主人公对话一场中,写出了一首赞美青春和一爱一情的颂歌。诗人多用曰光、月光、星光等代表光明的比喻来形容青春一爱一情的美,在封建的黑夜放出光明。青年主人公虽然最后都牺牲了,但剧本表明美好的事物和真正的一爱一情是不朽的,死神是无能为力的,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封建偏见可以被克服。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末一部丹麦史。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人文主义中心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嫂嫂。哈姆莱特回国以后,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致死的原因,他遵照鬼魂嘱咐,决定复仇。同时国王开始怀疑哈姆莱特,在大臣波洛涅斯的建议下,利用大臣在自己的女儿、哈姆莱特的情一人奥菲利娅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莱特的两个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前去试探他,都被他识破。哈姆莱特利用一个剧一团一到宫廷演戏的机会,证实了鬼魂的话,决心行动。他说服母亲疏远国王,并把波洛涅斯错当国王杀死。国王派来哈姆莱特和两个同学去英国索讨贡赋,想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发现一陰一谋,中途矫诏,折回丹麦。这时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情一人杀死,疯癫自尽。国王乘机挑一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法用毒剑刺死哈姆莱特。在最后一场比剑中,哈姆莱特、国王、王后、雷欧提斯同归于尽。
作者风采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生于英国的一内一地艾汶河畔斯特拉福镇的一个羊一毛一商人家庭。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去伦敦谋生,先后当过剧场杂差、演员、编剧等。晚年回到故乡,在52岁生曰那天去世。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37个剧本(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四类),十四行诗154首和两首叙事长诗。其中以悲剧为最佳,后人常把《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称为他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是四大悲剧中最重要的一部,无论从思想深度、生活广度和艺术高度来说,都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有“英国戏剧之父”之称。莎士比亚的剧作往往取材于古代史料、民间传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艺术上,情节紧张,人物鲜明,语言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深远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莎士比亚化”的创作原则,以肯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银屏再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片叙述莎士比亚脍炙人口名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他们两家却是世仇,双方家长都阻止两人恋一爱一,当这对恋人以死殉情后,两家的仇怨才得的消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曾数次搬上银幕,本片为1954年所拍摄的,由意大利导演卡斯特拉尼执笔并改编剧本,曾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奖。
《王子复仇记》
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奥斯卡四项金像金奖影片。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先王的幽灵指示下,得知他叔叔杀父篡位,但因一性一格不够果断而迟迟未能决定是否要为父报仇,结果酿成不可挽救的悲剧,最终哈姆莱特、国王、王后、雷欧提斯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