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鞭炮声在大街上断断续续的响起,年味也越来越浓。姥姥总是忙忙碌碌的,脸上带着疲倦的微笑。腊月二十七,姥姥又开始忙着蒸花糕,大大小小的花糕堆满了厨房,姥姥累得气喘吁吁。看到姥姥这么劳累,于是,我便自告奋勇的帮姥姥蒸花糕。
说起花糕,可是我们鲁西南传统的面食,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有。花糕也叫枣花糕,是一种用面粉和大枣制作花样繁多的蒸糕,其中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生活年年高,花糕越高越吉利,所以姥姥每年过春节都要蒸许多花样的花糕,将每份花糕带着美好的祝福分给我们。
花糕不仅寓意美好,而且做法复杂。蒸花糕时,我模仿着姥姥先用擀面杖将揉好的面小心地擀成一个面饼,面饼要光滑、细腻,再拿一小块面揉成长长的棍状,用刀在上面小心翼翼的划出平行的三条线形成花纹,取出一个枣,将其放到面的一边,用这有花纹的长条轻轻裹住小枣。顺着小枣围成一圈,就用刀将面割断,将开口处轻轻捏合,就形成一个“枣花”。
我一连做了好几个“枣花”,将它们依次摆在面饼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圈,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那一圈“枣花”,细腻如玉,点缀着那一道道优雅的花纹,仿佛是用玉砌成的。那一颗颗红色的小枣,如同一颗颗火红的玛瑙镶嵌在那细腻的“和田玉”之中,细腻之中含着矜持,古朴又不失优雅。中间的空隙里,我往里面细细的撒了一遍切碎的枣肉。姥姥在旁边不紧不慢的说:“记住,一定要撒的满满的,这样下一层才会是平的,而不会从中间凹下去。”
就这么一层摞起一层,越往上“小蛋糕”就越少,像一层层阶梯,一层比一层高。最后,我像擀饺子皮一般擀了八九个面皮,仔仔细细的捏成了一朵花,插在了花糕的最顶层。从远处看,这就像一个大蛋糕,那一颗颗红枣就是用奶油挤出来的一朵朵红花,在蛋糕上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走近了看,这就像一件价值连城的工艺品,顶层上的那朵白花,仿佛是玉匠精心雕刻、呕心沥血的传世之作。
看着做完的一个个花糕放进蒸锅里,自豪感油然而生。姥姥欣慰地说:“陈钰都会蒸花糕了,也会帮姥姥干活了。”听了姥姥的话,这浓浓的年味中,似乎又夹杂了丝丝缕缕的花糕的香气,夹杂了欣慰与自豪。我想:明年还来帮姥姥蒸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