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轰鸣,随着高空中的云彩在眼旁尽数褪去,我和父亲终于踏上了东北这片沃土——长春。
要去往“长春第一高峰”大顶子山,时要先经过净月潭的。这潭形如弯月,空灵地映着一碧如洗的苍穹,初夏的微风拂过,惹起浅浅的涟漪,这弯儿月倒像是美人的月牙眼了,明眸顾盼,秋波晃漾,可真要迷人的叫人陷进去。“湖光山色两相和”,“湖光”尚已如此,“山色”又将如何明丽?我不禁加快了步伐。
终于到了大顶子山。山并不太陡,蜿蜒的野山路漫向密林深处。阳光在颤动的树影间投下金涛。溪水在颤动,泠泠作响,水影在树干和青草上忽闪,叫人恍生一种入画之感,自然是心情大好。
行至半山腰,原先同行的人却不知所踪,只在荫密的树林中有交错的人影。无奈,我停步区小摊上买瓶水。看点的是一名当地的小姑娘,脸上带着淳朴与热情,手脚麻利地整理着商品。灌了一大口水,余光瞥见林中休息的长凳已座无虚席,更有人眯着眼睛倚树小憩。我不禁纳闷的询问小姑娘:“这山并不高,况且这才到半山腰,怎么这么多人都坐下来不走了?”小姑娘娴熟的找着钱,两根麻花辫晃来晃去:“你没看见他们都在脱鞋子哪,那是给鞋子里的石子磨累了。”转头,果真大多人都在拼命的摇晃鞋子,颇有与石子势不两立的气势。仔细望了,同行的人正在其中,好一场“石子效应”。小姑娘露出夸张的表情,玩笑似地道:“这山腰有一半的石子都是被他们从山脚带上来的!还有人倒完就下山了,真是半途而废。我就不一样啦,我要是嫌累关了店,那你们岂不是没有饮料解渴了?”她突然狡黠地笑了一下,额头渗出的汗珠在细碎的阳光下微微发光。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抹来自大山深处的,哲理的光辉。
是的,真正使人疲倦的,不是攀登高山的辛苦,而是鞋子中的一粒沙石。
如现实一般,真正将人击垮的,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些琐碎小事。
人们往往不关注细节上的小事,然而,“千里之堤,以蝼蚁之血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小石子般微小的力量,往往是最不可忽视的。
告别了小姑娘,我脱下鞋,甩出了其中几粒沙石,恶狠狠地剁了一下脚,向山顶疾步进发。
大顶子山的树林浓郁,但还是盖不过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