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于水,见面之容。
——题记
镜。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无比美好的词。说起镜子,就离不开“美”这个字,最早的人民,生活全部浸没在劳动中,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显得单调而平凡。或许某一天,当一个人低头在河边漱洗衣物时,忽的在清澈的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这是一种多么微妙的感觉!在纷纷扰扰、在忙忙碌碌中,每天那么多面孔擦肩而过,但唯独却看不到自己的脸庞,只有这清澈的河水,可以照见自己的模样。
于是,人们开始探究,如何创造出让人看清自己的工具。古人类的生活缺少多少,他们的创造力就有多少,古代人民尝试用黑曜石、金、银、水晶、铜、青铜,经过研磨抛光制成镜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化妆的铜镜。公元1世纪,开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镜。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
创造镜子的过程,无疑是人类追求美的过程。一面化妆镜,带着点点浮尘和古式花边,静静地摆放在桌上,江南女子那芊芊玉手轻轻地抚摸着镜子,凝视着那个自己。纤细的发簪带着翡翠的婀娜插在又黑又密的头发中,粉嫩的胭脂扑在脸上,在镜子中呈现出美丽的容颜。
每个人,无论美丑,在面对镜子的时候,都看清了最真实的自己,或喜或悲,但是镜子只是呈现事实而已。“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看着眼前那个苍老的自己,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白雪公主》中那个皇后问镜子:“魔镜啊魔镜,世上最美的女人是谁啊?”“是白雪公主!”魔镜笑着回答。是的,在生活中有时人会说谎,但是镜子不会说谎。
其实一面镜子寓意深刻,不仅仅只是照到你的外表,同时也审视着每个人的内心。《汉书·谷永传》中说“以镜考己行”;《玉篇》更是简洁地说“镜,鉴也”;《战国策·齐策》中有“窥镜而自视”;而《大戴礼记·保傅》也有“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历史上,唐太宗可谓是最会审视自己的帝王,他善于纳谏,学会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壮大自己;而近代鲁迅也善于自省,他的《风筝》带着少时悲伤的情绪,表达了他对表弟的愧疚……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倘若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面反省自己的镜子,那么必将反射出最灿烂的人性的光芒。
踏步尘世间,同僚易唬人。愿吾有一镜,照容又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