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刘备 品读三国 小学四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四年级
作文来源: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四年级的作文,题目为:《刘备的擅哭与曹操的擅笑(上)——品读三国之一》,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刘备的擅哭与曹操的擅笑(上)
——品读三国之一
帆妮儿爸
近日,再次对《三国演义》产生兴趣,于是,一口气从头至尾又读了一遍,痛快淋漓。阅后掩卷回想,书中人物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活在眼前,罗贯中真乃春秋大笔,《三国演义》不愧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啊!好,言归正传,今天先来聊聊刘备的擅哭和曹操的擅笑。
560)this.width=560" border=0>560)this.width=560" border=0>560)this.width=560" border=0>560)this.width=560" border=0>560)this.width=560" border=0>560)this.width=560" border=0>
有人说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谁不会哭和笑啊?还有擅哭和擅笑之说吗?不错,《三国演义》里刘备的哭和曹操的笑大家都印象深刻,但细细分析,这两位乱世英雄的一个擅哭和一个擅笑,却正是各自最终成就帝王之业的“独门法宝”呢。
刘备的擅哭
560)this.width=560" border=0>
古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综观刘备一生,从个人生活到政治主张,再到用人治国,他的 “擅哭”贯穿始终,令人拍案叫绝。因此,中国老百姓有句俗话儿说:刘备的*是哭来的。那么,刘备到底为什么要哭,他是怎样哭的?哭得了什么?
刘备虽是汉朝皇族后裔,但家庭非常穷苦,父早丧,母子相依为命,靠织席子、卖草鞋为生。刘备联络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之后,曾想靠军功升迁。他为朝廷立有军功,却因没有人情,只做了安喜县尉、平原县令之类的小官。后来,他跟随公孙瓒,助孔融、陶谦,投曹操、袁绍、刘表,总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在投刘表期间,被曹军所迫,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总逃不脱颠沛流离的厄运。因此,客观上这样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造就了刘备爱哭的个性。
哭是人在激动、无奈、悲伤、委屈、痛苦、失意时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刘备的哭难道都是感情的自然表露吗?且看——刘备擅哭得人心,文臣武将献忠贞
560)this.width=560" border=0>
首先是以哭得民心。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权有势,威震天下。孙权得“地利”,继承父兄基业,江东天险,割据一方。刘备要成就一番,必须走“人和”这条路,广泛赢得人心。“携民渡江”时,刘备当着十余万百姓的面“大恸”,并做出投江自杀的样子,使“闻者莫不痛哭”。看到还有很多百姓没有上船,刘备又“望南而哭”。路过刘表墓前,刘备又通过“哭告”刘表英灵来保佑百姓,使“军民无不下泪”。经过激战,百姓们被冲杀的不知下落,刘备又是一场“大哭”。尽管惨败,刘备却换来了爱民如子的美名和仁慈之主的口碑。曹丕篡位,汉献帝*,刘备故意相信汉献帝被害的传言,“痛哭终日”,又是率领手下的官员们挂孝祭奠,又是为汉献帝追谥庙号,又是假装忧虑成疾,又是声讨曹操曹丕父子的篡逆。刘备的这一系列哭闹,赢得了朝中众官员的民心,无不让人觉得他的忠孝仁义。国不可一日无君,经过一番推辞,德高望重、万民拥戴,同时具有皇家血统的刘备终于顺利登基做了皇帝。
其次是以哭得良将。刘备和关羽张飞结义起兵后兵微将寡,在公孙瓒处初见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给子龙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形象。第二次,为帮助陶谦向公孙瓒借赵云及两千兵马抵御曹操退兵后,赵云辞行,刘备再次执手挥泪而别。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打败,自缢身亡。赵云几经碾转,投靠了刘备。刘备对众人说:“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赵云表白心意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也。”长坂坡之战,赵子龙单枪匹马在曹营中杀了数进数出,险些将性命丢在曹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方将幼主阿斗救出,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反而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掷之于地,哭着骂:
"差点折杀我一员虎将"。赵云一见此情景,立时被感动得涕泪涟涟了,连忙抱起被刘备抛掷于地的阿斗,一边跪到地下: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主公的知遇之恩啊!后来,赵云成为刘备的几与关张并列的心腹爱将。刘备临终前,又单独嘱咐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赵云则哭拜于地表示说:“臣敢不效犬马之劳!”这一次哭使到赵云一直为刘禅卖命,直到老死沙场。刘备对赵云,可谓是从头至尾尽情哭了一辈子,不论这是真情还是假义,总算“哭”来了一代名将,也“哭”来了他的心。此外,书中刘备以哭来感动其他武将的事儿也屡见不鲜。第三是以哭得谋士。徐庶作为刘备的军师后,几次用计打败曹兵。曹操把徐庶的母亲骗到曹营,以假书信诱骗徐庶离开刘备,刘备闻言便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徐庶字)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第二天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告别时刘备执徐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刘备这一适时的哭,使徐庶良心触痛,于是当面向刘备表态,即使去了曹营,亦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徐庶匆匆走后又拍马而回,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又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后来火烧赤壁,徐庶明知自己会受危险,但没有说破孔明、周瑜和庞统他们的计谋,只是借口离开作罢,落下了“徐庶进曹营─一一言不发”的千秋佳话。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三顾茅庐,在刘备的爱才、惜才的真情感动下,诸葛亮隆中对策,提出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战略构想。但当刘备要求他出山相助时,他还是“不能奉命”,没有答应出山。刘备即双膝盖跪地泣告:“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袖袍,衣襟尽湿,孔明感动致极,终于“愿效犬马之劳”。这一哭,竟又换来的卧龙先生的出山辅佐。之后,暂借荆州为腹地,联吴抗曹,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随后又夺取西川、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临终时白帝城托孤,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泪流满面,让嗣子称孔明为“相父”。刘备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泣告曰:“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生前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临终又托付军国大事,提出愿将自己一生创得的*拱手相让,再加上这一把辛酸泪,这怎不摧动孔明肝胆。孔明听罢刘备的心腹之言,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罢,叩头流血。纵观刘备对诸葛亮,也是从见面哭到去世的,不仅使孔明辅佐他打下了蜀汉*,死后又一直辅助无能的后主刘禅,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擅哭态万千,巧借荆州夺西川
560)this.width=560" border=0>
《三国演义》中称,刘备“寡言语,性宽和,喜怒不行于色”,由此看来他很会掩饰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正因为此,他的的哭态才显得更加厉害,更能打动人心,而且他的哭态各种各样,不同的场合哭法不一样,达到的效果也令人拍案叫绝。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诈用兵符让张飞袭了荆州,让关羽袭取了襄阳,但赤壁之战东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荆州应为东吴所有。于是,周瑜派鲁肃来讨荆州,在孔明“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的巧辞下,鲁肃空手而回,直落了个等刘琦再还荆州的口头承诺。刘琦死后第二次讨还,只落了个借条。第三次去讨还,
孔明曰:“若肃提起荆州之事,主公便放声大哭。”鲁肃刚一开口,刘备“掩面大哭”“哭声不绝”,孔明一解劝,“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最后,在得了个夺取西川后便还荆州的承诺,鲁肃“见玄德如此哀痛,只得应允。”这一场“哭”, 刘备确实哭得妙。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孙权的担心:如果刘备退出,就只有他一人与曹操做对,而他绝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刘备死抓住这一点不放,故意装出个哭哭啼啼悲悲戚戚,正中孙权要害,虽然孙权也似乎猜到他的用意,但无可奈何,只得将荆州拱手相让。当然,刘备这一“诈哭”好像太没君子风度,甚至有些泼皮耍赖厚脸皮的滋味,但正是“兵不厌诈”为了得到“荆州”这块肥肉,为了能制造出“三国鼎立”的局势,又不伤孙刘和气,“哭”或许是最简单最英明之举,在这场借荆州的故事中,可见刘备“哭态”之多,“哭功”之高。老百姓为此编了两个歇后语,分别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哭荆州——拿眼泪吓人”,在夺取西川过程中,刘备再次的哭再次发挥奇效。张松本来在刘璋面前夸下海口,欲献西川州郡与曹操,怎奈曹操看不起张松,被张松一揭短,曹操愤怒地下令“将其乱棍打出城外”,打得张松遍体鳞伤。张松路上碰到刘备,准备试探他。其实,刘备早知道了,他欣喜若狂但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先是以接见要人的架势,让关云长,赵子龙去接待,手下军士则是“跪奉”;后来刘备又给张松戴高帽子,说是“久闻大夫高名,如雷贯耳”;设宴款待,只说闲话,就好象单单只冲着他这一个难得的人才来的,什么目的也没有。就是张松走时,也不提关于西川的一字。这与曹操那儿所受的冷遇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最后张松在刘备最后一招“潸然泪下”的攻势之下,终于被深深打动了,献出了“西川地形图”,而且还为刘备入川做出了许多贡献。就因为其几滴眼泪,取西川省下了许多工夫。
没想到机会送上门来了,法正奉命率四千人马前来邀请刘备入主益州,刘备派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亲自率领几万人马进入益州,借讨伐张鲁之名,北上来到葭萌关,广施恩德,以笼络民心。后来,张松作内应的事被刘璋发现了,刘璋杀了张松,并下令镇守各关隘的将士不得放刘备过关。刘备一看事情已经败露,立刻出兵,又攻打雒城,随后又收降马超,乘胜直攻成都,刘璋招架不住,“决计投降”。刘备亲自出寨迎接,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把人家刘璋的窝都占了,刘备竟然还能“握手流涕”,一般人谁能学得来?这一哭,自然笼络住了刘璋原来手下的人心,很快稳住了局势。自此,刘备自封为益州牧,蜀汉初具雏形。
刘备擅哭技艺高,既保性命又得娇
560)this.width=560" border=0>
鲁肃多次讨荆州无功而返,孙权企图用美人计以联姻来诱拐刘备,拿他做人质。刘备自知此去好比是远赴“鸿门宴”,幸得孔明之计,加上“独门哭功”,才化险为夷。一到江东,他立即讨好乔国老与吴国太,并取得了他们的欢心。在孙权伏兵于宴上准备杀死刘备时,玄德“跪于国太席前,泣告曰:“国太若杀刘备,就此请诛。”然后泣而‘尽告其情’”,结果保存了性命。后来刘备决定逃回荆州,但却身无所倚,于是入见孙夫人,“暗暗垂泪”,在诉苦一番后,在孙夫人面前下跪,“泪如雨下”,这样一来,孙夫人哪怕是铁石心肠,也被这“热泪”给融掉了,于是感动万分,竟舍弃不忍舍弃的母亲,跟其回荆州。最后,刘备倚着孙夫人这面“挡箭牌”,大踏步走出了吴国国境,害得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
有人说女人的眼泪可以销毁“千年冰山”,而刘备的眼泪更厉害,不仅换得了孙夫人的死心塌地,连难以应付的岳母大人也被软化得毫无抵抗能力,不遗余力地保护这个好女婿。而这段政治婚姻,在刘备眼泪的熏陶下,竟也成就一段浪漫、美满的姻缘,真可谓是一箭双雕了。
560)this.width=560" border=0>
有人说,《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太爱哭了,是个很窝囊的人。但我认为,刘备丝毫不愧于一代英雄的称号。首先,刘备志存高远,在“青梅煮酒论英雄”里,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曹操)耳!”,试想,以刘备当时的境况,能入曹操法眼称之为英雄的,不可能不胸怀大志。其次,刘备武功不错,一生都喜欢亲自带兵打仗,不然起码要关羽张飞佩服你且桃园三结义,没两把刷子肯定是不行的。第三,刘备会用兵,破黄巾,战吕布,击败刘璋军的
刘璝、冷苞、邓贤、张任等人(这跟诸葛亮毫无关系),就很值得赞赏,这也可以看出刘备的军事能力。第四,刘备的哭也不乏英雄豪气。刘备如厕见己身髀肉复生,不觉“潸然流涕”。“有泪容”,刘表问他何故,他长叹说:“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接着又乘着酒兴说:“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呢?560)this.width=560" border=0>
总之,刘备擅哭,非常人所能达到。刘备的哭,不管他到底是爱才惜才、忧国忧民的真诚表现,还是一种“政治手段”。有一点毋庸置疑,他的哭,感动了百姓,舍家舍命,苦苦相随;感动了文臣武将,浴血奋战,终身不渝;感动了公主,舍母离乡,共奔前程。他哭的有感情,哭的有技巧,哭的有水平,哭的有造诣,也哭到了三国鼎立的蜀汉*。
与刘备的擅哭相反,曹操则更擅长笑,那么,曹操如何擅笑呢?
敬请期待《刘备的擅哭与曹操的擅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