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奥秘读后感范文一
最初认识易经是从爸爸那里。爸爸喜欢易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卜两卦,我当时因为好奇,拿着他的书翻了翻,但完全看不懂,也就没再看过。直到高三暑假,我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了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渐渐地才了解了它,也深深死喜欢上了易经这部凝聚着古圣先贤智慧的著作。听讲座仍意犹未尽,我又买了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继续回味着。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也希望不了解易经的同学能够借此对其里哦啊接一点儿。
很多文献中都记载有:易是群经之首。按照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应该是:”易乃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含可许多古圣先贤的智慧。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的完成也经历了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算是一个)、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下古,孔子在近古。
众所周知,伏羲“一画开天”,创立八卦。但一提到八卦我们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占卜、迷信等等。其实这只是易经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所误解。伏羲氏时期,人们主要靠打渔、狩猎过日子,这其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天气的好坏。伏羲当时根据自己的一些判断告诉人们未来天气的状况。刚开始人们还将信将疑,可是随着验证次数的增加,人们信任了伏羲,复习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就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把它交给了大家。这一符号系统就是八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无字天书”。最初,是通过符号来预测天气的变化的,可是,后来慢慢觉得除了气象,很多与生活有福安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开发出来。也正是因此,文王才从八卦中演绎出了六十四卦。
周文王六十四卦,正是宇宙中揭开宇宙万物的六十四个密码,我们也称其为周易,但这个周字应该和周朝没有多大关系,而应该是周全,周到的意味。而这个六十四,也并非数学意义上的数字,而应该是宇宙中的数。因为”前者是死的,而后者是活的、会变动的”。而且这六十四卦也正是有伏羲八卦完全排列组合后得到的。后人们占卜时用的就是周文王的六十四卦。说到占卜,我们都应该要清楚它是有道理的,但是不科学。因为,它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它是一种事情发生什么结果的一种概率,而这个概率只有六十四分之一。其实,并不是逢事都要去占卜,它只是在我们遇到事情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给我们的一种参考。而这是我们也可以多画几个卦来作为参考,这样考虑问题会更周全一些。从这个方面讲,这六十四卦也确实为我们后人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真正让易经拥有灵魂的是孔子。孔子晚而好易,并且在读完易经之后还赚没为它写了易传,也称十翼。“他就像是易经的翅膀,孔子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伟大的著作够飞起来。”但到现在,他老人家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我们在此祝愿这部凝聚着先贤们智慧的易经能够早日“飞起来”吧。在今天看来,易经可以说是一门自然学科,但在孔子之后,又加上了人伦道德才使得它得以完整。
易经的初步完成基本上就经历了以上三个时期。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之后,就是后人们对它的运用了。(当然,也有可能在今后也会有人在对易经加以补充)六十四卦是人们的参考对象,当然不能一一列举说明,但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这便是吉、凶、元、亨、利、贞。
当我们看易经时,几乎每个卦的卦辞中都会出现这样则“吉”,这样则“凶”的字眼。其实易经中根本没有吉凶。而所谓的吉凶,就是:“顺易理者,有所得(吉);违反易理,有所失(凶)。而这个易理,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道”——自然规律。”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又应该以自然规律为标准,而不能凭人的意念,为所欲为。我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或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再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太纠结了。易经中,开篇便提到了元、亨、利、贞,乃君子之四德也。关于元、亨、利、贞的解释有好多。在这里,我想就增教授的解读来对此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在易经中广泛出现,可以推断,它们其实是当时的通俗用语。元,即开始,合在一起叫元始,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神就叫元始天尊。一个地方最早的寺庙也一定就叫开元寺了。亨,即为亨通、顺利。利,即利益,亨通之后当然要获利了嘛。贞,就是正的意思。这四个字合在一块儿的意思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要小心谨慎,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样办起事来才会顺利亨通,然后才会得到收益。可是当我们获益之后,就要看这利来的是否正当,若是正当的话,就会贞下起元,元亨利贞,循环往复地把事情做大,否则就要小心了。我觉得这就是易经教我们的很好的办事的智慧。
易经中还有一句话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和辩证法是一样的,都是在叫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考虑它的阴阳两面,只不过这里的阴阳是变动的,正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而“道”,就是事物的本质,即自然规律,它正是阴阳所组成的。
易经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一本书,但它却是包含了很多的处世哲学,而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经常用的,只不过我们是一种无意识的使用罢了。我们中国人在看待问题时,有许多看法都与西方人有很大区别,可能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吧。在西方的“文化霸权”盛行全球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易经作为这一切智慧的源泉,更不能被我们所忘记。建设文化大国,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责任。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范文二
一日,与朋友小聚,听他说起最近百家讲坛里有曾仕强教授的讲座易经的奥秘,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兴趣。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外公家里曾经有过一本白话易经,出于对书的钟爱,喜欢触摸那种或厚厚的,或精致的书籍。那本书厚厚的,手感真好。里面的内容尽管是白话,但是还是有些艰涩难懂,也正因为此,对易经更加引发了神秘和敬重。后来也收藏过几本关于易经的书,但都大致翻阅,没有细读。
终于等到百家讲座讲完了,在网上搜集到相关视频,又买了一本书,对照书、看着视频,边听边看,边做记录,用了几天的时间,完整得听读完。也不由得获得了跟多感悟。再次打开曾经收藏的易经读本,明白了许多。
中国古代文化真是了得,当初如果没有焚书坑儒,今天的中国该是什么样子?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使用各种方法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直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宇宙对于人类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那么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之前,怎么能够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码呢?
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的,易是群经之首。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是群经之始。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始呢?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64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那么易经的首创人伏羲是谁,他又为什么要创造八卦呢?
↑羲八卦图这部无字天书,能够历经7000年的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足以证明真理永存的道理。那么在蛮荒的原始时期,伏羲怎么能够发现宇宙的奥秘?又是怎么画出八卦图来的呢?
↑羲八卦图是由数字和图像组成的,而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也是由数字组成的,由此而论,中国7000年前的伏羲氏,可以说是电脑的鼻祖。那么古老的易经和现代科学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那么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易经?我们现代人学习易经,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阴阳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合一的意思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有生命力,完全是阳也没有用。
在宇宙中,除了自然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主宰。
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
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只会走直路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为自然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我们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发源,然后向东流,但没有一条是笔直入海的,因为那样我们就没有资源可用了。河流弯弯曲曲,有时流得很慢,有时流得很快,这样我们才有各种资源可以利用。山脉也不是笔直的,不然谁也爬不上去,它弯弯曲曲,这样人随着山势转来转去,慢慢就上去了。
论语里都是一句话,没头没尾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后面就不讲了。很多人把这句话解释为知道你就说“我知道”,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这样讲就太小看孔子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整本论语不都是在讲废话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是说,就算你知道,如果问你的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要按照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随机应变。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范文三
老师一直推荐,让我们看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本来不屑一顾,今天试着看了,真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一直错误的认为易经只是一部“八卦书”,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但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众多的内容!真正的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我觉得,易经与“地球人大学”这个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后者更需不断完善!(www.64Foot.CoM)而且,前者是古人所作的精髓,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理解、借鉴和运用,而后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现代社会的信息,虽然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认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有些爱国主义者推崇的那样完美无缺,而且,世界也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无论是对外来文化还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所以,如果西方文化的“精华”,新时代的新信息也能融入其中,那就是“现代人的易经了”!
易经首先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同”的思想,这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据曾教授所述,学习易经有三大意义,其中一个便是“求同存异”,这是在全球化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最好方式!不知道*总理是否读过易经,当年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支持,相信现在有这个理念,中华文化也定会源远流长!
第二个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三个方法”:1、仰视2、俯视3、广角。“仰视”就是要抬头“看天”,即关注外界;“俯视”就是低头看自己;“广角”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点上。这和任老师提倡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谋而合,但是顺序不同,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第三个,最令我感动,曾教授说,伏羲(包括孔子等)并不是我们推崇的“偶像”,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被人们永记心中,获得永生!所以我觉得,“地球人大学”的理念要被人理解,要流传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所用才能被人所记。
总之,易经里面有好多深刻的意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前没听老师的话,早点去读,真是一大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