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学校在农村,周围就是菜地。所以我们也不止一次登上老师不让爬的几米高的云梯,偷偷遥望四周的一片碧绿,还有在绿海中埋头辛勤劳作的农民。
小学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勤奋学习,长大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夏天可以坐在办公室里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否则,就要头顶一轮毫不留情的骄阳,在田地里,在沾满灰尘的街上忍受着夏日的炎热。那时,我们只是点头称是,心里朦朦胧胧有了一份对未来的畅想:有一份冬暖夏凉的工作。那时,农民伯伯的辛苦与不易也已伴随着《悯农》扎根在我们心中。
上了初中学过历史,加上偶尔看的几部战争片,这才发现农民生活的艰苦。没解放以前,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靠种地养活全家。“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如果遇上天灾人祸,那农民的生活只有变成一场悲剧。
尽管这几天天气炎热,可如果到周围的田地里看看,农民伯伯还是坚守“阵地”。尽管四周没有风,热得透不过气来,天地似乎都要被滚滚热浪融化了。可是他们仍然要为农作物除草捉虫,在田间地头忙来忙去。我们在空调屋里,看着书,上着网,谈着最新的新闻;他们的汗滴进泥土里,成为了植物的养料,浇灌了脚下的土地。
前几天上午跟着老妈上街买菜,见几位老爷爷老奶奶拿着小筐搬着小板凳在街上买菜。问起他们时,他们说这是他们自己种的菜,由于吃不完,所以才拿到街上来卖。只见面前有黄瓜、小番茄,还有些玉米。可以想象,这些老人每天大清早起来摘菜,在拿到街上来卖,在热气腾腾中等待买主。可是老人们言语中透出一份自豪,因为那是他们付出了艰辛劳动种出的菜,那是他们勤劳质朴的结晶。看到他们,脑海里就蹦出了小时候看到的情景:在一片田地中,零零散散分布着不少人,有的直起腰来稍作休息,更多的弯着腰在地里忙碌。我虽然看不到他们的面孔,可我能想象到,他们一定是喜悦的。因为他们付出的是辛苦,将要收获的则是希望,是庄稼人勤劳质朴脚踏实地的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烈日下的农民,他们本身就是一首诗歌,刻着阳光烙印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