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逛庙会
“三月三,庙会场,熙熙攘攘人流淌……”每年的三月三,我的家乡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今年,我跟着爷爷参加了这个盛会。
来到庙会现场,但见人山人海,来来往往,年轻的姑娘三五成群,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小娃娃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每个人都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擀面、杂酱面、油泼面、担担面、刀削面、阳春面……”街道两边,一家家商贩一边娴熟地展示自己的技艺,一边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爷爷紧紧拉着我的手,向庙会的中心走去。
一路上,除了吃喝,玩乐的东西也应有尽有。泥塑哨子各种各样,让人爱不释手;手工编织的竹篮小巧精致,让人依依不舍; 小猴拉车和变魔术的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上了点岁数的婶婶、阿姨们,忙不迭地挑选花布和毛线;套圈儿的摊位前,挤满了想试试手气的孩子们,看,有的孩子看上了一盒弹珠,有的孩子喜欢漂亮的发卡,有的瞄准了小手枪……
“西山王母开盛会,摆下蟠桃请众仙。上八洞,下八洞,唯独没请孙悟空……”看,前面有位老匠人正在捏面人,他嘴里说着,手上不停地捏着,这次捏的是“孙悟空偷蟠桃”。 只见老人拿了一些粉红色面团,一捏、一搓、一压、一挑,一个粉嘟嘟的大仙桃就做成了。接下来,他拿起一块五彩的面团,压扁,做成了一条虎皮裙。再拿起另一块,用手搓来搓去,做成了如意金箍棒。最后,他拿起身边的小人,给他穿上虎皮裙,插上金箍棒,抱起大蟠桃,嗬!一个抱着大蟠桃的孙悟空活灵活现地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爷爷二话不说,掏钱买下了它。
我举着这个面人儿,跟着爷爷循着喧天的锣鼓声,来到了大戏台。戏台上的演员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浓妆重彩,咿咿呀呀地唱着。可是,我听不懂他们唱了些什么,硬拽着爷爷走开了。
傍晚时分,我跟爷爷离开了庙会现场。然而,那琳琅满目的商品,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那激荡云霄的笑声……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没有散去。
点评:习作开篇即点出了三月三庙会是家乡的一大风俗,接下来,写了庙会的热闹场面:1.赶庙会的人多,商贩多;2.庙会上的物品特别多。习作点面结合,重点写了老匠人捏面手艺好,爷爷给我买“孙悟空偷蟠桃”,抓住一个点,向我们再现了庙会的热闹。
【第2篇】
家乡的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秧歌扭沸杏子沟……”二月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也不一样。我们把这一天叫“龙头节”,有着一些别样的风俗。(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二月二,炒糖豆,大人孩子满炕头。”二月二,家家户户都要炒糖豆。一大早,妈妈就起床了,先炒花生,再熬糖。等糖熬好后,就把炒好的花生放进去,搅拌均匀后,再倒出来,摊平,凉透后就可以吃了。(先……再……小作者用了一组关联词语把炒糖豆的过程写了出来。)
关于吃糖豆,我们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东海龙王违抗玉帝的旨意,给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大怒,让人把他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并放出话来:若想龙王再出山,除非金豆开花时。老百姓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后来,有人想到玉米爆开后就像金豆花,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设案焚香供“金豆”。从此,每年二月二,爆玉米花渐成了民间习俗,沿袭到现在就成了炒糖豆。(引出糖豆的传说,为习作增加了情趣。)
吃完糖豆,我们还要打囤。这活儿多由爷爷来干,我们小孩子在一旁凑热闹。在自家院子里,爷爷先用草木灰围成一个大圆圈,代表贮存粮食的囤,然后,在圆圈里放上五谷杂粮,接着在大圆圈的外面画上*,以示粮囤很高很大,要踩着*才能登上粮囤。画完粮囤,爷爷再用草木灰围着房子的墙根撒一圈,一边撒,一边念叨“一把灰,两把灰,蝎子蚰蜒死成堆”。据说这样一撒,小孩子在墙根玩耍,即便有这些害虫,也不会去咬孩子。也有人家因为院子小,就把粮囤打到大街上。这天上午,走在街上,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粮囤了,它寓意着今年是个丰收年,谷丰登、粮满仓。(运用“先……然后……接着……”表示顺序的词语,详细地写出了打囤的过程,给我们以身临其境之感。)
当然,二月二的风俗还有很多,像包饺子、理发、回娘家等,每一种活动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评:文中围绕二月二的风俗,写了“炒糖豆”、“打囤”两个场景,叙事有详有略,富有情趣。整篇习作语言朴实,用词准确,处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