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迅18岁的某一天,她的专业课老师忽然找她谈话。问她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周迅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要如此严肃地问这样的问题,愣愣地站在原地任自己的脑内风起云涌。年轻的她第一次思索如此长远的问题,沉默良久后,她看着老师的眼睛,坚定地说:“我希望10年后的自己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于是,老师开始帮忙倒着推算。28岁时,27岁时,25岁时,23岁时……算到最后,周迅感到一阵恐惧。因为算到现在,她应为理想做好了准备,可事实是她什么也不会,什么也没有想过,仍在为一些小角色沾沾自喜。她在拼搏中始终记得,10年后要做最成功的明星。10年后,周迅出了自己的专辑——《夏天》,并成为一线红星。
讲完了别人的故事,就会联想到自己,和十六岁的我们。是不是人生零规划也散漫而混乱?
不知道别人怎样,至少我曾经的状态和周迅是相同的。
十六岁,是一个果冻色的年华,充斥着所有的美好与浪漫。可是时光不会顾及这些。它驾着金马车从你身边走过,你不仅要看到它的华丽,也应该看看它在你人生路上压出的轮印。蹉跎的是谁的青春?
大概我们这个年纪的所有人都曾爱慕并崇尚过一个时髦的词汇——年少轻狂。这个词很有趣,趣不在年少,而在轻狂。
先说这个“轻”字。轻浮,轻视一切,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天老大,地老二,我就老三!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轻”得多可笑!只有脑袋里没有东西才会轻,才会膨胀,才会浮。如果达到一种境界,有目标,有才识,自然不“轻”。狂也是一样的道理。
成功的人要有七分的基础三分的魄力,既不能是雕不动的木头也不能是软柿子。成功往往握在肯坚持之人的手里。再遥远的等待,只要坚持总会到来。
十年,够一株树木变得枝繁叶茂,也够让一个人变成熟,变坚强,仔细想想十年后自己的模样,也许最终没有如愿,但至少不会后悔。
十六岁的我们,除了盯紧遥远的路尽头,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抵达那里的路。
认准了路,那么就要把它走完,即使是跪着,也要走完。人生没有NG,布利丹效应是可怕的,没人扶你的时候,自己站直。路还长,背影要美。
我们来人间一趟,要活出自己的模样。也许路上荆棘满地,黑夜漫长,也要前进。因为星光会为你照亮前路,因为我们这一代骨子里流淌着不让自己低头的血。
我们不会停滞不前,踏出的每一步我们都不后悔,因为只有勇敢地踏步,才不会失去。
所以从现在开始,想一想十年后,再看看自己的状态。
是继续抱怨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找不出正确答案,抱怨自己不好,还是举起笔杆奋斗,做自己,走自己的路?那是你们的事情。千万不要觉得这都是废话,不信你试试规划自己,说不定会被自己现在对时光的挥霍吓出一身冷汗。
如果不想要长远的凑合,那就放下眼前的苟且。反正现在不努力,十年过后,就只能给别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