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石室,是在六月,外地生招考之前。
站在街前,看见的,是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古色生香。慢慢踏上一级级青石台阶,老师说,这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朱门轻启,露出石室真容。入眼便是“古今一校,扬辉千秋”的石。操场上,有人恣意挥洒汗水;远处,是鸟鸣清脆,伴书声琅琅。
我知道,这是我心中的石室了。
一
初三时父母问我高中意向,我这才第一次了解到了原来在成都,还有这么一座学校,穿越历史,历经沧桑。两千余年,气韵悠然。
或许我本身对历史的东西有点兴趣。石室的古老,无疑给了我巨大的吸引。想观文翁大化蜀地的圣迹,想听长卿用绿绮弹奏的一首悠扬琴曲,想寻沫若先生留下的敦敦教诲,想看书圣、诗圣赠与的墨香诗情……
这一切,如缘,指引我走进石室。
二
接到了石室的入学通知,我喜不自胜。轻轻扣开石室朱红色的大门,从此,我,石室学子。
如果说之前石室给我的感觉,是历经劫难后飘然的仙,那么现在,石室在我的眼中便具有的淡淡的尘世烟火气息。我会在早晨数着铃声起床,匆匆洗漱奔向食堂;在饭后闲暇时漫步,嗅桂花馥郁,看杏叶飘扬;在晚自习上挠着脑袋解一道道难题……是的,当欣喜化归平静,高中的生活稳步正轨之后,石室,又展现出她另外的一面。
高中生活是有很大不同的,不知是因为本就该这样,还是因为石室。比如,我们会在每周一的早会上举臂呼喊“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而学习”,会在每个大课间跳着石室特产的韵律操,然后踏一致的步伐,呼整齐的口号;会在运动会、篮球赛中拼搏信念,为每一分而欢呼;会在操场、羽毛球场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出青春的活力。
比如会在课堂上如此努力,每一个新创意的迸发赢来无数掌声;会在课后缠住老师,苦苦求知;会在每一个寂寥的夜晚,坚定地用手中的笔,书写知识,书写未来,书写石室梦想。
或许这一切,都来之不易。石室,曾飘摇于风雨,而今归隐于闹市。几多艰辛,幸好有一代一代的石室人,用他们真挚的情,来铸就她的品格。
千古兴亡多少事,帝王将相终作古,历史潮流浩浩汤汤,而存留的是什么?
我看到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以文化为骨,以信念为魂,将石室的学风展露无疑。
三
作为住校生,我有幸目睹了石室的睡颜。如果说白天的石室,是青春与岁月的完美结合,那么夜的石室,就满是如水的安谧了。
正门前,古灯为石室笼上一层朦胧,轻起漫步操场,橘黄的光温柔地覆着。四合院般的教学楼,也早已沉沉睡去。我悄悄地走过茂盛的树,踏着沙沙的落叶。我走过“金石可镂”的水榭,走过气势磅礴的大成殿,走过民国廿六年的纪念碑,走过“翰墨石室”的碑林,然后又矗立在“根深叶茂”的石像前。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为石室道一声晚安。在浅浅的梦中,也会与她相伴。
四
石室啊——
你推开红尘入梦来,浅浅地映着旧景清淡,有一份情愫——
未见你时,这夜是墨色的黑,而终于走近你时,一花一叶都有了生灵。
何其有幸,能在最好的青春遇见你,使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灿烂起来。
蓦醒,但觉心暖。
(来到石室中学,我见到了很多。她的确是美好的,令人不能不衷心地爱她,守护她。每每忆及此,都感谢上天的眷顾,能让我与她相遇在青春年华。她或许也给了我一种风骨,不论何地,都知道我是一个石室人。
我因此写了这篇作文,赞美她,感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