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一篇议论作文,叫《诸葛亮聪明吗?》我边读边想,越想越觉得此文说法不正确。
作者提出的第一点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架空”刘禅,全领蜀国各事。事事都管,此乃领导大忌。
这是作者的意见。可我就有东西好想了:要是诸葛亮不把这些事管好,那蜀国会变成什么样呢?这治国假如要别人来做,大概或大或小会出点乱子。到时候强盗来了,与官员相套,百姓还不叫苦不迭?这还算轻的,到要是魏吴联合来攻蜀,没他抵挡绝对over!所以,由此看来,诸葛亮不是一定要管,而是不得不管。为什么?当初庞统来蜀,诸葛亮就想主动交出军师位子。也就是说,诸葛亮在贤才面前是不吃醋的,可惜蜀国此时根本就没有杰出的大贤啊。
作者又提出第二点:诸葛亮不能知人善任。例子就是关羽失荆州。
不错,这步棋的确走错了,可这凭这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不能说诸葛亮都不能善任。就拿糜竺来说,他是前老板的部署。但诸葛亮看透了他没多大本事,就给他个面子(官位),夺了他的里子(权力)。再说董允吧,这个凶巴巴的家伙“照顾”刘禅是最适合不过了,他让蜀国撑了几十年,算个大臣了。难道不是吗?刘禅等董允死后就重用黄皓这种小人,蜀国就很快灭了。所以诸葛亮死的那天就是蜀国灭亡的日子了!
作者提出的第三点倒引人深思:诸葛亮从小搏大,硬跟魏国拼,简直是愚不可及!
我考虑过很久,下出结论:这也是一种计策。设想:诸葛亮如果不跟魏国拼,国力不能见得好转。到时候蜀国的“先知”一定会看透蜀国“惶惶不可终日”,投奔吴魏去了。这样长期地演变下去,魏吴的国力越来越强,自家呢……此乃其一。其二,诸葛亮打的是“复兴汉室”的旗号。曹氏表面为汉相,实为汉贼,长期不去攻,民怨多多少少总有点儿。百姓不信任蜀国了,那还有什么戏嘛!这不光是百姓,孙权这老狐狸也会猜忌,“联合次要敌人”的政策就快倒了。换个角度,去攻:百姓就认为自己国力不错,好到都能跟魏国抗衡了。民心稳定。第二,打了总比没打好,打了仗就算败了,起码也让魏国子民民心向蜀。第三,诸葛亮长期而又接连不断的攻魏,让魏国又恐惧又烦躁,国力会一点一点削弱下去,最后总有一天被蜀国灭了。
总的来说,个人观点认为此文没多大道理。不过也难怪,这些智慧,那些谋略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根本不能全部读懂。所以建议同胞,谈论诸葛亮最好像我这样,先读读有关最各类心机的书本,再下笔不迟。
[推荐者说]
先不说作者观点是否有道理,敢于这样说,就值得充分肯定。作文不是作秀,不是堆砌词藻,也不是编个故事忽悠别人的感情,作文是讲真话,讲心里话,是大胆地说自己想说的话。
此文的文采也不这么样,但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