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总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我忽然间又觉得这句话有点问题:若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后所要做的事情不闻不问,甚至想都不想,那这样的人不是穷的只剩下人,就是穷的只剩下钱。
只剩下一个人,身无分文,什么都没有,连一技之长都缺,那这样的人自然就已经放弃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一切希望,恨不得抛弃一切,就坐在那儿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近忧?只剩下一堆钱,坐吃山空都做不到,自然是天天无忧无虑,也就自然是无远虑又无近忧。
一个有远虑的人,自然想要实现他的“远虑”;只要他想要实现他的“远虑”,则必然会撞上不少不可避免的“近忧”。这些“近忧”有的只是柴米油盐一样的琐碎,有的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般的大问题。
虽然这些“近忧”有的使你烦恼又无奈,有的让你感到五雷轰顶一般,但这些事情都是实现自己“远虑”的必过关卡。若是想个投机取巧的办法想要跳过,那八九成这个宏大的“远虑之塔”就要因为缺了一两块看似毫不起眼的砖而从腰间折断、崩塌。
举一个人尽皆知的例子:三国的刘备,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就是说出来简简单单,做起来难于登天的“光复汉室”。这个“远虑”,在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前就早已立下,但是一路上遭遇了多少“近忧”的阻挠,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
有些时候,这些近忧几乎要了他的命(比如跃马过檀溪那一回,要不是马厉害,早就在檀溪旁挂了),有的时候比要的他的命还狠(长坂坡之战还是靠着赵云把妻子儿子抢了出来,但两个女儿还是被抢走了)。就算是这样,最后他还是完成了他“远虑”的一半,虽说没有彻底的“光复汉室”,但这个中山靖王的后代至少做到了和曹操孙权成鼎立之势,这是其他那些同样有“远虑”,却在“近忧”前知难而退的人未曾做到的。
若有“远虑”,不遇“近忧”,又算是什么“远虑”?
只有经历一个又一个的“近忧”,才搭得出“远虑”最稳固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