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针一线,千承万传】
一针一线,织造锦绣绮罗;千承万传,流长炎黄渊源。一针一线,缝补苎衣短褐;千承万传,饱含儿女情思。
似箭光阴,如梭岁月,时光的剪刀不知剪碎了多少沧海桑田。万幸,中国的传统服饰在汹涌的洪涛中,仍残存着庞大的根须,并以破竹之势,随风扶摇而上。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衣冠上国,锦绣中华,传承的,是经久不衰的汉服文化。
汉服,并非单指汉朝服饰,而是汉民族服饰的简称。盘古开天辟地分割阴阳,人类在女娲造人的绮丽传说中诞生。远古时代,猿人用树叶兽皮遮羞;仰韶文化时期,黄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嫘祖始饲蚕,创丝纺,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及至东汉,据四书五经,汉服形成完备体系。三国魏晋隋唐,南北五代西夏,王朝更迭,兴废盛衰,汉服的体系却一脉相承。袖袍衫襦褙褶袄,广袖曲裾八破裙,葳蕤自生光。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元世祖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在蒙古族服饰的冲击下,汉服无声地改变着。清军入关,风卷残云,剃发易服的禁令让汉服本身飘散流零。但其强大的生命力令人惊叹,汉服并未就此消失,并以势不可挡当之势影响着满族文化。八宝珠髻,五色宫绦,金螭璎珞,银鼠袄褂,汉服的一针一线,勾连了整个紫禁城。
到了民国,汉服有了崭新的躯壳。旗袍被定为国家法定礼服,曾作为国礼赠给各国第一夫人。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唯有一点可以肯定,旗袍的根,植在汉服里面。而后,无论是妖冶妩媚的舞会佳丽,还是端庄典雅的大家闺秀,亦或是清新简朴的小家碧玉,都爱极了这宝贝。“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电影《花样年华》里,面对周慕云的提问,苏丽珍无法给出答案。张曼玉细瘦的身材,仿佛是为旗袍而生的,不胜凉风的娇羞,把苏丽珍渴望却又不敢求的痛苦演绎得淋漓尽致。二十六身旗袍,三场雨,两个人,一生遗憾。影片中,最具表现力的是苏丽珍身上色彩不断变化的旗袍。灰暗的色调下,明丽的旗袍创造了氤氲不明的惆怅温婉的怀旧氛围,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民族特色,铺就了一副属于那个时代的风情画卷。时至今日,旗袍仍旧以它独特的东方之美,吟唱着一曲曲又一曲缠绵悱恻。苏州的苏绣,蜀地的蜀绣,勾勒摇曳的身姿;湘水的湘绣,海滨的粤绣,描摹如花的笑靥。一针一线,织出了旗袍的风姿卓绝,道出了五千年文化的渊源。
汉服的影响力绝非仅限于汉族,北狄南蛮,西戎东胡,汉服在百越之地熠熠生光。
滇西高原上,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白依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做作悉如外人,唯有衣着大不相同。上至银鬓成霜的耄耋老人,下至蹒跚学步的黄发孩童,都穿着白依人薪火相传的传统服装——火草衣。火草生长于“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的夸萼山间,“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薄纱缭绕,火草就隐匿其中。兰秋时节,清晨的阳光爬上山巅的时候,白依妇女们的忙碌早已开始。采下垂着零星朝露的火草叶,攒成一把,拋进身后的背篓里。一人一背篓,浅露香汗而来,满载笑语而归。飒爽的英姿纵横决荡在崇山峻岭之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山间清爽的风,将银铃脆响送达整个村庄。蓊郁的火草铺满每个院坝,晾干以后,年迈的老妪开始用它们创造奇迹。爬满沟壑的一双手,轻轻一揉,除去翠绿的表面,留下雪白的绒絮,再经纺车纺成细线,三千情丝飞流直下,好似银河落了九天。纺好的线,缠绵在织机上,飞梭蹁跹,织就满怀的柔情。白布被送上白依妇女手中,银针飞舞,缝制洁白的爱恋。对即将出嫁的白依姑娘来说,火草衣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新郎缱绻的爱慕。一针一线,传承民族根源。一针一线,流露儿女情长。
经历幽幽岁月的洗礼,汉服历久弥新。新的形式,新的色彩,新的承载,新的情怀。不仅年轻国人青睐有加,大街小巷,亭台楼阁,身着新式汉服的燕侣莺俦、碧寰红袖比比皆是。或游园踏青,或漫步云中,或举觞共饮,或佳肴宴欢。汉服越来越适应飞速发展的现时代。汉服在国外也备受瞩目。时装周上,浸染了东方神秘气息的汉服秀一鸣惊人。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一步一生莲,姣姣乱心弦。纽约时代广场,川流不息行人匆匆。巨型荧幕前,汉服文化宣传片引得匆匆行人驻足凝望。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明珠交玉体,珊瑚见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一针一线,织造锦绣绮罗;千承万传,流长炎黄渊源。一针一线,缝补苎衣短褐;千承万传,饱含儿女情思。
汉服文化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角冰山。文化或许会消散,但绝不会消失殆尽。旧文化趋于没落,新文化必将滋生。新旧交替,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第2篇】
【文 髓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若你非要问我传统文化是什么,对于我不过是雾里看花,如坠烟海罢了。如果非要我道出个三四,那它就如水墨画的水墨,武功秘籍的心法,人的魂。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每一个传统文化都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粒沙砾。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如春风夹细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沉淀的几千年的历史,厚重的文学,思想主导几乎一直是以一种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由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所创,他所创的儒家学说总结概括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众所周知,东周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在一片动乱之中。诸子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个争论的焦点,那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各个学派皆有他们不同的思想主张,儒家提倡仁,仁政。道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提倡法制,君主专制*集权。墨家提倡兼爱非攻……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统治思想,在秦始皇上位时期,焚书坑儒,坑杀万千儒家学说。到了汉武帝在位时期,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一为儒家学说,儒学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主流,一直流传至今。儒家思想文化渗透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之中。
以《论语》为例,记录儒学之祖孔子及弟子的言行,思想核心便是儒家思想。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且因材施教,对当时乃至现在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儒家思想文化道德精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朝闻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坚毅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尊老尚贤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人生准则。现代价值: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为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使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孔子提出节用,爱人。节用,强调的是节约国家的资源,自然资源,是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点。爱人也就是爱民,统治者要关心民生疾苦,心怀天下苍生,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保障百姓有幸福美好的生活,阐述了儒家思想对管理国家的建议。孟子强调用孝悌教化百姓,使百姓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伦理道德,他认为孝悌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就能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孟子还主张亲民,统治者要与民同乐……
儒家思想文化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了解,认知。正如老子所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就连儒家学说也不例外。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遵从君、父、夫。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这种封建伦理道德维系专职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人性,钳制思想。还有儒家学说对人格讲求过度忍让,忍无可忍还得再忍,逆来顺受。以为这样就会使百姓和睦,社会安稳。却没想到一些中国人的怯弱和妥协,不团结拧成一股绳,共同抗击敌人,以导致封建时期收到一系列的践踏、蹂躏。儒家思想还重政治,轻经济,重孝轻法。片面要求人舍利取义,克制私欲,省吃俭用,清心寡欲,省吃俭用。《论语》中提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对妇女的歧视暴露无遗,体现了男权主义,将女子地位一再贬低,故出现男尊女卑。很多放在古时候的论语放到现在的社会不一定实用。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都是好人,肯定其中有一个老师,能从身上学到知识。若三个混混,跟着坏人学变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这个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建造的城市,很多人普通机器人一般,做着重复的事情,早已忘记了本心,早也丢掉了根。在以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在不断的改善并且发扬传承下来。现如今,很多不被人所知的传统人话已经没落了,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已经消失了,很多年轻人先入为主,说什么传统文化是以前的东西了,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老古董弄的,他们投来的可能是更多不屑的目光。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推崇传统文化不是一味的,盲目的推崇。很多人认为推崇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就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但是,我们应该扬长避短,选择与当今社会相符的思想文化,不仅仅是复兴它,而是在复兴的基础上加上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沉淀下来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的存在之基,更是全中国的根。生为国人,我感到无比骄傲!
【第3篇】
【传统文化的浪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浪漫。
庄周梦蝶难分虚实,神游无凭方曰逍遥,如何不浪漫?屈原香草美人的辞章,如何不浪漫?伯牙子期抚琴知音于山林,如何不浪漫?汤显祖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如何不浪漫?春秋时期,诸国之间外交会盟,都要咏诗来表达自己的含义,如何不浪漫?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李白对饮成三人,苏轼千里共婵娟,如何不浪漫?这就是中国式的浪漫,常常与诗意相伴。无论是文人,多情的汤显祖,还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伯牙子期;无论是李白的孤独饮酒,还是陶渊明的悠然自得;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他们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浪漫。
浪漫的中国人,把自己的生活也过成了诗,把自己的节日也唱成了歌。就连名字都透露着浪漫,中秋节不止叫中秋节,还被称为女儿节,月夕,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中秋节有许多著名的诗词,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月》写到∶“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也有后来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节日总有浪漫传说,中秋节也不例外。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制式景仰前来投师学艺,奸滑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与嫦娥保管。后羿恶徒逢蒙趁他外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急之下便吞下了不死药 ,过了一会儿,便飘向天空。从此,嫦娥便住进了广寒宫,这只有一只玉兔与她相依偎,只有那总在砍着桂树却总也砍不倒 的吴刚相陪伴。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节由此来了。但也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过中秋的习俗。
中秋以月之圆兆人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太阳是力量,而月亮是诗。中秋夜,含情脉脉,飘逸抒情,充满温馨;中秋月,圆满明亮,撩人心弦,逗人遐思。陆游在三峡赏月,于是便有了“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汪莘在黄山赏月,于是便有了“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杜牧在扬州赏月,于是便有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张九龄在荆州赏月,于是便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在湓浦赏月,于是便有了“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中秋节的月亮也如此浪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八月十五,秋已过半,是为中秋。古人总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这一天呐,家家户户可热闹了,这一天散于四面八方的游子聚于家中,说离情,诉思意。月下,团圆的一家人品尝着月饼,一边静静地聆听长辈的淳淳教导,一边嗔骂着小孩的调皮捣蛋……好不热闹,好不浪漫。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此幸运。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在这欢声笑语的气氛下,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总有人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黯然神伤。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也总会望着空中的明月,来寄托自己对故乡与家人的思念之情。于是便有了那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中秋节的浪漫也运用到了如今的航天事业中。东岳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嫦娥四号能在月背顺利软着陆,那颗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的中继通信卫星,居然叫“鹊桥”。我们的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玉兔着陆的那片区域叫“广寒宫”,我们的航天站叫“天宫”。真是浪漫的不像话。要是千年前的古人穿越到现代,抬头看看天上,定能会心一笑,“嫦娥玉兔广寒宫,今方名实相符。”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人却总羡慕外国的文化,认为中国文化不浪漫,可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怎不浪漫呢?或许很多时候传统文化缺的不是浪漫,缺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心吧!
【第4篇】
【教以化人】
中华文明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我们拥有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的思想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司马光《呈范景人》有言:“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台阁尤蝉联。”一个国家文明所传播到的地方,就会是一片圣明之地。在我看来,文明,意味着文教昌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思想中蕴藏了太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道寻源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思想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风范,门下弟子三千人之多。孔子从礼、乐、射、骑、御、数六个方面来要求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编纂成《论语》,从此儒家思想传遍了世界,成为人类思想宝库的经典之一。儒家教育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流传至今,这就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本质特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许多西方思想文化进入了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但中华文化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其文治教化的功能,为中华文化注入了一股清流。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积极宣传新思想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通过人文教育的方式,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如果没有文治教化,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原始阶段,中华文化从何发展,进而从何继承?如果没有交流与创新,中华文明如何永葆活力,延续至今?我国的优秀文化又怎能影响如此深远?人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些都体现着中国古代所流传的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住这种核心价值观,方能构建一个以礼仪为本的和谐有序的文明共同体。
泽被后昆
在中国*日益繁荣的今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突显出它的独特魅力。在*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中,和谐、公正、诚信、友善这些,都体现着传统儒家文化“仁”的基本价值取向。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容小觑。
国家主席指出:“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都是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把*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贯穿国民教育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学风。”古人有言:“诚其意,正其心,方能修其身,齐其家,进而治其国,最后平天下。”由此可见,没有文治教化,传统价值观如何确立?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文治教化必不可少。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正是因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教育发达、兴盛,我们才能称这个时代为文明的时代,才能称这个国家为文明的国家。文以载道,教以化人,教育可以说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条件。在当今社会,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崇文致远
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存在文化缺失、腐化、甚至中断的的现象,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并没有很好地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现在网络上热播的一些古装剧可谓漏洞百出,歪曲甚至篡改历史的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传承,例如古书修复,传统戏剧表演等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当然,还有许多人盲目地批判传统文化,否定传统文化,要搞全盘西化。总而言之,中华文化当今正面临诸多挑战,而这些种种现象的背后,都是人们对自我文化认同感的缺失。这时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让孩子从小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认识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发扬光大。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而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所依靠的,不单单只是文治教化的强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其他优秀文化交融,发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当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响应新时代的召唤,认真学习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思想,做优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正如文学家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中华文化致远之根!
壮哉!我泱泱华夏,文明以止,灿若星辰。九州之曲,颂世之章,御华万里,千古无疆。我炎黄子孙,皆负强国兴邦之责。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与天不老,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