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的一日三餐几乎少不了它。可就是在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米饭刚刚放进嘴里的时候没有味道,当咀嚼了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甜味,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米饭本身就是甜的吗?可是,如果米饭本身是甜的,应该一开始就尝到甜味,但它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才出现甜味,而且是慢慢变甜的。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仔细的调查了一番之后,我才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上碘酒会变成葡萄皮般的蓝紫色。那是不是米饭中的淀粉被牙齿嚼碎了才产生甜味的呢?
我开始了研究实验。我拿来了一个杯子,放入米饭,用一双筷子将它捣碎。又利用了淀粉遇上碘酒会变成蓝紫色。由此可见米饭并没有因为被捣碎而产生糖分,所以这种猜测也是错误的。
既然不是牙齿的原因,也不可能是舌头和嘴唇的原因。我锲而不舍有反复仔细观察。我发现了我们在咀嚼米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唾液,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消化食物。那会不会是口腔中的唾液,在咀嚼米饭的过程中,将米饭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呢?我查了资料,了解到唾液里含有一种叫淀粉酶的的物质,难道真是这种物质让我们感觉到甜味?为了弄明白,我找了一些含有淀粉酶的液体,拿来一些米饭,一个杯子,一双筷子和一些碘酒。我先将米饭浸泡在杯中的液体里,过了一会儿在拿来筷子慢慢把米饭捣碎,等到米饭碎的差不多的时候。在放入碘酒,并且观察,把观察的现象记入在本子上。可放碘酒之后,结果出人意料,放入含有淀粉液体中的米饭尽没有变色,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当实验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已经咯有端倪了。所以说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要具备的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整理了实验的数据资料和观察记录到的实验产生的种种现象之后,我终于得到了实验结论:原本淡如水的米饭之所以会渐渐地出现了甜味,是因为米饭中含有的淀粉在我们不断地咀嚼过程中和口腔里分泌出来的唾液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带有甜味的物质,变得有甜味儿了。其实找到原因并不困难,只要我们善于从小事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坚持不懈,深入探究,我们在解决了许多疑问之后,问题的答案就会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被我们找到,就像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一个事实在在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