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不如还乡归朴素 ——读《史记》有感
试问桑梓何辜 碧翠茵茵如旧 往昔少年难复
王风谱 乡音终为国愿掳
——题记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长歌当哭,须得在痛定之后。
那么太史公著《史记》,大概也是在“痛定”后吧。
天汉二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譬如李陵的败降,譬如司马迁的下狱。
常能想见彼时的情景。震怒的天子,争吵的文武,远在朔方衅主背亲血污未褪的将军,金銮殿下手执长戟怒目而视的卫兵,以及一个叩头流血却仍被押入囚室的老臣。
从朝堂之上摔入囹圄之下,再写下史记便带上了一丝蘸着血泪的反叛和无奈。
此时距离秦末乱世,隔了惠帝的一层缓冲,更有文、景、武三位贤帝的粉饰。金戈铁马呼声震天也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好,都离悬停在空白简册上的那支笔那么遥远。
他尽可以凭自己所想涂抹一番。
印象最深的便是张良。“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多么轻描淡写,却是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兴许也曾有过任侠放诞的少年时期,老父呼他取履,他“愕然,欲殴之”——难以想象这是后来青云直上帝王之师的张子房所能做出的事情——然而后来还是“长跪履之”。故事玄而又玄,但无意间,折射出他一生的轨迹。
从聚少年百馀人起兵,往来为游兵颍川,到后来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时间一点点磨去他的棱角。戍国定疆,灭秦灭项,佐汉开国,稳定王朝,再也找不到那个得一力士便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的少年人。
这是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蜕变——也是失落。
太史公想必不欣赏这种欲取反予、察因观衅的行事手段。如此云蒸雾变、鹰击鸷搏的功夫,是他为之惊讶、叹息、敬服不暇,而自认永远学不来的。在他眼里,剥去了层层的包装,刘邦不过是狎侮庭吏好酒及色的区区亭长,反倒乌江自刎的项羽,把英气勃发的一面留给不再得见的江东父老,有点悲壮的天真。
所以他略去留候少年时的青涩举动。因为那对于帝王将相的一生“不重要”,对于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不重要”——即使这对于狂乱、痛苦、心有不甘的那个老臣而言,很重要。
那些悲剧中的起承转合,正如那个浮沉跌宕的司马迁自己。
或许连司马迁自己也说不清,著言立说的想法是什么时候萌的芽。年青游历江淮见识大好河山时?见到生命垂危的父亲接下遗志时?为京洛繁华的金阁玉阙惊叹时?抑或忍辱负重在尘埃中苦苦挣扎时?他的一生起起落落,随这本《史记》的落笔而尘封。
不过幸而这点初心还没变了味,只是由原本的歌舞升平,一转变为揭开粉饰的太平,露出帝王家血淋淋的真相。
正是这篇以血为匕首、由泪做投枪的充满战斗性的控诉状更加严重地得罪了汉王朝的统治者吧,司马迁从此便销声匿迹了。是不久即再次下狱被杀?还是自认了无遗憾,可以偿前辱之责愤而自尽?《汉书》写就距司马迁辞世不过几十年,竟也只字不提,只留给后人一段悲惨而光荣的空白。
人总是会变的。生来携着那一点儿初心,在功名利禄里磨一磨,在犬马声色里磨一磨,——磨来磨去,莫说是初心成了灰烬,一生也就葬送在窠臼之中了。
而我们似乎把那叫做“圆滑”,叫做“处世之道”。
但也总有一些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非要撞穿了南墙,撞个头破血流——只为了不走那些违心的弯弯道路。
悲剧大多来源于此。屈原如是,荆轲如是,项羽如是,记下这些人物的司马子长亦如是。
但有了这样的人,才有了群星的闪耀。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第2篇】
论辱
——读《史记》有感
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民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而其任可得而称也。 ——《南齐书序》
翻阅《史记》,便是一场历史长河中的游历。一位位长眠于历史之中的人物又鲜活了起来,从蓬头稚子到壮年成人,终被时间法则所制约,走向年华垂暮之际。而身为读者的你,乃浩浩史河的旁观者,见证着时代名人的生老病死,感慨于其中的辉煌,又哀伤于蕴藏的悲剧。
深读《史记》,便会被那写下如此巨著的作者所吸引。篇篇文章,字里行间中勾勒出了一位手执笔墨、眉宇坚定的智者形象。“世间一切文字,都慰帖着大地。”这是余光中老先生用步印丈量着河山,怀诗情领略着人世后,由衷发出的感慨。斯言不谬,好文章自当得作者用心对待,更何况是写下史家绝唱的司马迁呢?他用青春游览全国、用半生提笔写作。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终成就了一份传奇,留下了千世青名。
从上古黄帝时代至武帝元狩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叙述中无形向我们展示了司马迁的自我价值观,忍辱而生以求大业。身受极刑的他怀理想与信念在屈辱和痛苦的困境中支撑余生,著书立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将个人的文采流芳后世,更是一种融于心、刻于骨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他尽其一生力量去著述历史,望后人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极具复仇精神的伍子胥形象便成了他屈辱求生最鲜明的映射。复仇也成了这篇列传的核心,他将各种各样的"仇"组合到这个传里去——伍子胥报家仇,夫差报父仇,伯嚭报祖仇,申包胥报君仇,勾践报己仇,白公报父仇。记忆最清的便是伍子胥同其哥哥伍尚的谈话:“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亲族被诛,父亲被囚,如此血耻!他却选择远走他国,这看似是一种懦夫行径,却体现出了他的明智、坚忍。经年已过,忍辱负重的他终将楚平王鞭尸三百,得已报家仇。却看,忍辱负重、坚贞不屈,又何尝不是司马迁的品性?
窥一斑而知全豹,忍辱前行的品格在《史记》中常常可见。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方成一代名将;张良忍辱为老人进履,才得《太公兵法》。然,忍辱必先知辱懂耻。所谓“知耻近乎勇“,在受辱之时必先明确其屈辱程度,权衡得失,为了更大的目标去放下眼前的或小或大的耻辱,莫要因一时之气,鲁莽至极,草草丢失自己的性命。不为小耻失己,不为大辱偷生。
轻翻书页,在这一本洋溢书香的《史记》中,带给我的不仅是以史为鉴的诸多哲理,更是一次与史学大师的思想碰撞。忍辱,不只是苟且偷生者的专行,为刚正不阿者所耻,而是求生者在强大理性精神的支撑下做出的明智举措。困厄艰苦的险境中奋然崛起,或著书立说,或建功立业,或报仇雪恨,才可实现人生的不朽。方知有时候,一心求死才是懦夫的行为。
辱,看似不幸,却可能是我们破茧成蝶、走向辉煌的契机。
【第3篇】
历史漫漫,英雄永存 ——读《史记》有感
夜空漫漫,自古英雄如群星闪烁;《史记》篇篇,载得义士似金般辉煌。
《史记》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花费一生的精力来创作的。它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史记》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让我们从历史中明白道理,揭露丑恶行为,歌颂高尚的品德。
然而,读罢《史记》,我的内心总有一个解不开的疑惑“何人可谓英雄”。
或许有人说:“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谓英雄。”
我认为秦始皇不可。原因有三:其一,秦始皇虽统一天下,但统治极其腐朽。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求取仙丹,耗费国力。其二,秦始皇教子不当,其子胡亥同李斯,吕不韦谋权篡位。其三,秦始皇自认功劳胜过三皇五帝,过于骄傲。
再有人说:“西楚霸王项羽可谓英雄。”
项羽此人优点极多懂得爱民,英勇无比,破釜沉舟打败章邯。但项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亚父范增等一大批人才,虽在战场上扬言愿与刘邦决一雌雄,最终兵败自刎未能统一天下。假如项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刘邦未必能称帝。不懂得用人,项羽不能谓之英雄。
“汉高祖刘邦可谓之英雄”。
我认为不可,汉高祖此人虽在破秦之时善于用人,但自从建汉之后便开始大肆杀戮良臣,韩信,彭越,英布三大开国功臣先后以“谋反罪”被杀,但还好有张良,曹参,萧何三人帮助,不然早就亡国了。
文种,伍子胥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时隐逸归田,而偏偏去与君王同喜同忧,结果只落得自杀归天,也不能谓之英雄。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虽为秦始皇立下汗马功劳,但最终被胡亥所杀。而蒙恬却怪罪于修长城,岂不荒唐!更不能谓之英雄。
至于那战国四公子: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也是各有短处,不能称之为英雄。
我认为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可以当选为英雄。因为二人都曾在外流亡过,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辅佐,故能称霸一方。
专诸报恩刺杀王僚,虽成但身死;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颇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王未成被杀身亡……一生舍己为国,“义”字当先,个个可谓英雄!
与此同时,令人尊敬,勤政爱民,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而最终战胜吴国的越王勾践;见闻甚广,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用“发愤以抒情”的方式创作《离骚》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受到了大家的爱戴,名垂千古。
历史,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千古,映射着未来。《史记》让我读出了历史的真实,读懂了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做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
读《史记》,尝得古代酸甜苦辣,品得义士忠义英勇,历史的星空因有了一个个的英雄才不会暗淡。
星光闪闪,愿英雄威名永垂千古;月光寒寒,盼英雄事迹流传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