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在北京西郊海淀区,距离北京城有15公里。它不仅是以前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还是清朝皇帝的行宫和后花园。 颐和园前身是北京三山五园中的清漪园,英法联军破坏后于1888年重修而成,1900年遭八国联军洗劫后修复成现在的形状。 颐和园规模宏大,总面达到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
颐和园其实最开始是为解决京城水源问题,引水用的。后来皇帝又把昆明湖人工扩大了一倍,并把挖出的泥土堆在了万寿山的东侧,形成现在的摸样。可见北京从以前就是一个缺水的城市。 颐和园还有许多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铜牛的故事。据说慈禧太后建颐和园时,她想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还在昆明湖边上安置了一头铜牛,用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从此以后,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望着“织女”。有一年的七月七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地走到湖里,朝着织女亭的方向游过去了,但是昆明湖太大了,这头铜牛游到一半便沉到了湖底下,再也出不来了。 有人将这件奇事报告了慈禧。她起初不信,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于是又派人仿造了一只铜牛,安在原来的地方,又用铁链子将它锁上。 第二年的七月七,这第二头铜牛又动了起来,铁链子也锁不住。慈禧忙差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前去将它拉住。这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拉断了。这时候又有人找来了更粗的铁链子,七手八脚总算将铜牛锁住了。从此昆明湖边上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不过,这已经是第二只了。头一只呢?至今还在昆明湖底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