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难中的伤员,有些人只能焦急旁观、束手无策,而有的人却能全力帮助、救死扶伤,这就要看你是不是具备现场急救的知识。在每一个救灾现场,总是活跃着很多“红十字”的身影。带着对“红十字”的尊重和向往,11月22日,我走进了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参加了温州日报瓯网小记者大型应急救护演练活动,当了一天光荣的“红十字”。
首先,“红十字”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红十字”、“红十字”是干什么的,我了解到著名的白求恩医生居然也是一位“红十字”成员。培训开始了。我们36名参加救护演练活动的小记者被分成了6组,我们给自己命名为“妙手回春”小队,还画了一面象征希望的太阳队旗。在进行了一上午的呼救、分检、包扎等技能的培训后,下午,应急救护演练活动的重头戏——现场救护演练比赛正式开始了。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背上急救袋,迈着整齐的步伐,跑步前往“灾区”,紧张的心情一触即发!“灾区”近在眼前了,现场躺着16个“伤员”,有的被树压住了腿无法动弹,有的被金属片扎伤了手痛苦呻吟,有的埋在了墙下,还有因为溺水“危在旦夕”… …
比赛时间只有10分钟,面对这么多的“伤员”怎么办呢?我有些不知所措。但时间宝贵,不能浪费!我立刻冷静了下来。分检员已经在行动了,一些手臂上系着红色丝带的“危重伤员”正在等着我们的救护。我立即奔向一个溺水的人,与一个小伙伴一起将她拖出水面,采用心脏按压的方法帮助她排出呛进的水。然后,我要怎么做?我突然紧张起来,脑子一片空白。副队长(负责对我们这组进行培训和指导的大学生姐姐)提醒我“别紧张,你能行!”我镇定下来,在小伙伴的协助下把伤员“救”到了“安全区”。“呼——”我长舒了一口气。
“谁还有绷带?”一个队员着急地喊道。看看周围,还有许多“伤员”没有得到救助。我帮助其他队员将被救至“安全区”的“伤员”的伤口进行包扎。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又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今天刚学的包扎技术好像还掌握得不够熟练,如果包扎不好了怎么办呀?我可不能给我们“妙手回春”小队丢脸!于是,我的手开始发颤,腿开始发软,腰开始发酸。对面的“伤员”留意到了我的紧张,温柔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加油!”。我深吸了一口气,稳住了阵脚,开始迅速地为“伤员”进行包扎处理,并安慰他们别担心。
时间到!哨子响了。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救灾”任务,我们小组取得了演练比赛的二等奖。当了一天的“红十字”,苦中有乐,有忙碌更有收获。这次的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如果真有灾难来临,希望我能更好地保护家人,帮助别人。我也希望,长大了能当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