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初一的学生,今年十三岁,远不及《读者》的三十而立,但是我却和《读者》有着一段奇妙的情缘,从我能明事理开始,《读者》就像一颗知识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发芽、茁壮、成长。
记得还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妈妈经常会捧一本《读者》,倒一杯香茗在阳光下静谧地坐着。那时的我,觉得妈妈捧着《读者》仔细欣赏的样子很美很美,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让人觉得充实、愉悦、快乐。我于是也照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本《读者》,那时的我,不认识几个字,还无法品读一些优美的文章,也读不出个所以然,信手翻到了漫画与幽默专栏,一个个笑话我还是看不懂,但那几幅漫画我还是有些似懂非懂的,将漫画看完,求知欲又促使我去翻字典,问妈妈,将一个个不认识的字弄懂,几本《读者》看下来我认识的字翻了好几倍。当我看懂了一个个笑话之后,我笑了,既有笑话本身的幽默,也有知识扩展的愉悦,现在想想,《读者》也可以算是我识字的启蒙老师了。
从一幅幅漫画到一则则笑话,再到一篇篇精美的小品文,《读者》见证了我的成长。曾经有一次我去学吉他,因为妈妈有事,便给了我五块钱,嘱咐我放学后自己一个人坐三轮车回家。吉他班离家很远,放学后,我朝着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也没有看到三轮车,上了桥,远远看见有一辆三轮车朝我这个方向驶来,旁边一个报刊亭,近了,拉三轮车的大叔问:“孩子,你要去哪里呀?”我正要回答,不经意往身旁的报刊亭一瞅,心头大喜,新一期的《读者》到了,赶忙掏钱想买一本,可一摸口袋,只有妈妈给我的五元路费。看着面前的三轮车,我的心纠结了,如果坐三轮车回家就买不到《读者》了,可买了《读者》,我又该怎么回家呢?望望回家的路,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我不禁咽了一口唾沫,咬了咬牙,对蹬三轮车的叔叔说:“对不起,不坐了!”随即冲到报刊亭那儿,买了一本《读者》,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七八里路,跑得累人,一到家,脚都疼死了,不过这一路,我并不孤单,因为有《读者》这个朋友一直陪伴着我……
与《读者》结识久了,感情变得越来越醇厚。一次班里的图书角要添书,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者》,希望她能将快乐也带给我的同学们,俗话说“有福同享嘛!”于是我将最近几期的《读者》带到班级,放在了图书架上。同学们争相传阅,哪知竟有一本 “失踪”了。心中的苦涩是无法言说的,丢了一本《读者》就像丢了一个朋友一样令我心疼,我也不知道该怨谁,只好向妈妈要了五元钱,骑着自行车满城奔波起来。凡是卖《读者》的地方都是我的目标,一个报亭一个报亭的找,一个书店一个书店的寻,可是一个个店家都笑着跟我说:“孩子,这一期的《读者》早卖光了。”我急得满头大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内心的悲伤、焦急恐怕只有热锅上的蚂蚁才能体会。没办法,只好继续一家一家的问,还好,总算在城的最西边找到了那本《读者》,从店家手里接过《读者》的那一刻,我感觉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重逢知己的感觉,那滋味真是美极了,甜到了心眼里。
现在,每次走进书店,店家总会说:“孩子,找《读者》吧!我帮你留了一本。”每次听到这句话,内心总有种说不出的感动。看到《读者》的征文,便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写下了我和《读者》的这段奇妙情缘——
这些年,读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