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即天道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书道即天道

来源: 作文大全2021-10-16 00:47:29
导读:古有仓颉造字,中华文明之始。千年文明的华章,或遒劲有力,或端庄大雅,或隽丽清秀,恬容于时间的星宇中,蕴纳着五千年的根与涵。一张一弛,内秀外敛,尽显中庸之道。子曰...

古有仓颉造字,中华文明之始。千年文明的华章,或遒劲有力,或端庄大雅,或隽丽清秀,恬容于时间的星宇中,蕴纳着五千年的根与涵。

一张一弛,内秀外敛,尽显中庸之道。

子曰: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处世之道,犹如书法横撇竖捺之理,过之犹不及,未达而无味。“杨修之死”便是一个令人深喑的例子,身出名门,满腹才学,而不知进退,贸然卷入曹丕和曹植的夺位之中且不明为臣之道触犯曹操忌讳,终落得身首异处之果。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正是如此。夫晓也,为君臣之道,为世之道,毋锋芒太露,毋恃才放旷,以退为进,内敛芒光,恪尽职守,勿逾距,方为中庸之道。

显而见之,书道若中庸之道,在一张一弛中,谦秀和宜,忌喧宾夺主然也并非全无才华。

千锤百炼,始于笔下,苦奠常胜之基。

常言道:王羲之,入木三分也。可知矣,书法非一日之功,倘能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更是极难也。然王逸少却能潜学而不怨苦,积千里跬步,集万支小流,终不负,有心人,成就了他当时乃至如今“书圣”的盛名。王逸少成名出材之道如此,当今社会成名出材之道,尚且如此,沉心潜学,学而不弃者,概为常胜之人也。而蟹六跪而二螯者,必将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所厌弃。

是故,书道人道天道常胜之理同是如此而已:欲速则不达,皆为百炼成钢。

起承转合,浮尘千百,温养淡泊之怀。

春雨杂述》有云:若夫用笔,毫厘锋颖之间,顿挫之,郁屈之,周而折之,抑而扬之,藏而出之,垂而缩之,往而复之……。即可明,书法其起承转合,变化万千,但心境二字却尤为重要,西汉文学家杨雄曾说: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其解之,书道可育心境。练书法其实为修身养性,在百次挥笔中寻求清乐,在墨色构体中寻找韵美,借此以达淡泊之怀。而一味追逐功名利禄,利益至上,如社会中某些无良商家,如国际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必将多行不义必自毙。可幸个体并不意味着整体。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被誉为田园诗开山鼻祖的五柳先生沉浮官场数十载,后得以淡泊明志,隐逸山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怡然自得。 

可知矣,书道养怀之理与人道养怀之理相通,大以在屡屡研练,切切打磨中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又由人道延伸及天道,于社会中昂然生长,俨然如今物质、高速生活的一股清流。

书法,融入了儒学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寻求空远真切。从千年前的扎根至今,熠熠生辉。在运笔中省去浮世繁华,容于世间百态,展现中华文化的根源。

如是而已:书道即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