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感受700字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三国演义阅读感受700字

来源: 作文大全2023-12-20 15:34:36
导读:【第1篇】读《三国演义》有感在一千多年前,出现了一个混乱而又辉煌的时期——三国时期,在那个年代中,出现了一名又一名英雄豪杰,他们的种种事迹和精神流传至今,依旧不...

【第1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

在一千多年前,出现了一个混乱而又辉煌的时期——三国时期,在那个年代中,出现了一名又一名英雄豪杰,他们的种种事迹和精神流传至今,依旧不朽。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是出自于歌曲《曹操》的,它也很好的反映出三国初期的诸侯争霸的局面。在我看来,吕布无疑是当时最为强大又最令人叹惋的诸侯了,后来人对他的评价是:“武艺盖世,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为此我得到了一个结论,人生在世,纵有盖世风采,没有长远目光以及开阔的胸襟,也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为人者必须顶天立地,行得正,坐的直,敢于担当。且吕布之所以缢死在下坯,大部分都是因为他只顾着儿女私情,不顾部下的感受,以至于军心散漫,人人叛之,这难道不是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敬人者人皆敬之,辱人者人皆辱之”,我们一定要牢记啊。

当刘备占领了汉中以及益州后,便进入了三国的中期,这时天下三分的局势已经基本确立下来了,各个三国时期的名将都展露出自己的本领了,名将以蜀国的“五虎大将”最为有名,我最为欣赏的便是赵云和黄忠了,他们相对来说缺点较少,不自大,沉着冷静。这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啊。

三国中处处充满了尔虞我诈,各种阴谋心机都层出不穷,在当时并无法评定谁对谁错,只能后人凭吊空牢骚。其实任何事物的对与错都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两面性,不是因为个人或一贯小集体的看法就能够定下来的,事物的对错是经过人们长期的经验积累才定下来的,它们只是一个定理,却不一定是真理。正像以前人们曾经讨论过什么是正义一样,可最后的结论中我最赞同的是这句:正义是由赢家确定的,只有胜者才是正义啊!或许这句话不太为人所接受,可它在每个时代都是适应的,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没有人能够改变它,三国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三国落幕了,但三国争霸中留给后人的启示却万古长存!

【第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纳贤的刘备,重义的关羽,勇猛的张飞,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庸主献帝刘禅,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我最佩服的人物,没有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第3篇】

谋事在人

今天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它是中国四大小说之一,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 这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体小说,小说围绕魏、晋、吴三个政权的兴起与衰落展开了叙述。小说的高潮部分重点描写了三国鼎立的形成与刘备*的扩大,最后,因刘禅昏庸无能,*班师,前功尽弃。而司马氏也取代曹氏政权,建立了晋朝,最终统一天下。

在《三国演义》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传达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历史法则面前,人们并不是只有唯唯诺诺的被动认同,而是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完成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其中,诸葛亮是这本书的中心人物,也是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人物之一。他学富五车,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也深深了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最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用尽毕生精力复兴汉室。不得不说,这在小说中就构成了最大的悲壮情节。“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初赛观遍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至此!’”。这也是杜甫所感叹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论如何,历史虽然不能被改变,但是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想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我自己。既然谋事在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那么,我现在就应该抓住高考这个机会,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阻碍我们前进的因素,不知我们是否做到了像诸葛亮那样不畏困难禁得住诱惑呢,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呢?想想两年后的我,就要经历高考了。虽然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一定要拼搏一把才能对得起两年后的自己,才能问心无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具付灰尘,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远古铮鸣的淡淡忧伤。有人说:“每一本书,都像一盏奇特的灯。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识者的心灵。”读一本好书,不仅仅是读透它,更重要的是要尽自己所能去渗透作者藏在这本书的背后,那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