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知止不殆成语造句和典故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知止不殆成语造句和典故

来源: 作文大全2023-12-24 13:03:53
导读:成语名称:知止不殆zhīzhǐbùdài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知止不殆】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知止不殆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

成语名称:知止不殆 zhī zhǐ bù dài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知止不殆】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知止不殆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知止不殆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例句]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明·赵弼《两教辨》)

百科解释如下:

【词目】 知止不殆

  【拼音】 zhī zhǐ bù dài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今人错解】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这种错解,纠其根源是对《道德经》的错误理解,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没有必要刻意地去纠正它,但必须了解它的真正意思,让人们不在拿着这句话作为逃避现实的理由。孔子在《大学》章句中说:“知止而后有定”,这里的“知止”意思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意是:知道事物始末而后才能制定行动的计划。“止”就是“止境”,“足”就是“充足”,都是对学识进步的里程中的境界描述。再看“知足不辱”实际上就是“知足而后不辱”,“知止不殆”实际上就是“知止而后不殆”,与“知止而后有定”在句型上是一致的,谁能说“知足”不是“知识充足”呢?再看排比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如果把“知足不辱”解为“知道满足才不会蒙受耻辱”,那么“知止不殆”如何解?解为“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吗?那么“知止而后有定”又当何解?可见今人之误,误之远矣。什么是“适可而止”?只有知识达到一定的止境才知到“适可而止”,无知者知道“适可而止”吗?股市上的无知者少吗,他们知道“适可而止”还能炒股炒成股东吗?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假装着不知道尚且可以,不知道假装着知道就是病)。孔子说:“知其先后几近道矣”(知道做事情的先后次序就接近道了),如围棋中有“大猪嘴”招法,此招法的下子次序一步也不能差,差一步就不是“大猪嘴”了,而是被对方全歼。

  在《道德经》中,老子所讲之“道”都是教人不要“自满”,杯子里的水满了就装不进去水了,“满招损谦受益”吗,为什么在这句里反教人“知道满足”呢,你“知道满足”了,你的敌人“知道满足”了吗?清末的软弱是招致联军入侵的原因。可见后人之误,害人害已,阿Q极了。也是后人不理解《道德经》而批判《道德经》的原由。

  【正解】知道做事的先后次序才不会遇到危险(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名誉与身体相比较能说哪个更重要吗?身体与难得之货相比较能说哪个更多吗?得与失相比较能说哪个有毛病吗?过份的爱惜名誉或身体都会付很大的代价;过多的藏货必然遭受更大的损失。所以知道这些道理才不至于受辱,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才可以长久。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子的“知止”就是孙子的“知己知彼”,老子之“不殆”就是孙子之“百战不殆”啊。(来自新浪非常道人)。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05051.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58853.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