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的年不如大城市的年来得隆重,像上海,像北京。小城市的年过得温馨,过得紧凑,对每个土生土长的溧阳人来说,都是新年的滋味儿。
大年三十那一天,仍有不少家庭带着孩子去集市上购年货。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人们愿以丰获美满的态度去迎接。而在这一晚,人们将在祖国各地开始隆重而富有仪式感的狂欢。
十八点过后,屋外头,有吃“早”饭的人放起了爆竹和火筒,这一场隆重的年夜饭才刚刚开幕——乡下的白芹上桌了,雪白晶莹,在牛奶色的汤汁中浸润着;鲜红的五花肉上桌了,那蒜苗与肉本色的色调恰到好处,可称色香味俱全……最后,新上市的白米饭,上桌了。一粒粒的白嫩,微黄,带着健康的肉色。这时,如果空着肚子走进楼道,会闻到各处都弥散着红烧肉和新稻米的香味。
隔壁的邻居来串门儿了。刚满一周岁的小人精捧着碗来了,她妈妈找了个空椅子坐下,啃着手中的鹅爪与家人(我的)拉起了家常。每当这时,我总会专注地听着,去听那些周围圈子的趣事儿。
吃完饭,全家人莫不聚在沙发上,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爱在歌声中陶醉,我爱在小品里大笑,我爱在相声中欣赏,我爱在杂技中惊叹……一场场惊妙绝伦的视觉盛宴在一家人的欢笑之中上演,每一个精彩的落幕,又是一个欢唱的开始。
一个时辰又过去了,又是一个时辰,第三个时辰……不知不觉,新年的钟声已然敲响。孩童们欢呼起来,大人们吆喝一声,去阳台上看烟火,看月亮,看星辰。人们等待着的那个新年——如清风般呼地涌来,尽管还是晚间,却刮得人脸红扑扑的。
叔叔阿姨嗑起葵花籽来了。爷爷喝完茶,点了一支烟,给了一根叔叔。叔叔与爷爷相视一笑,不抽,只是接过来,架在耳朵上罢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如此随意,如此温暖,说谈笑唱之间,不拘小节。
十岁的弟弟趴在床上打着游戏,这使得大人们把话题转向了童年。那时的春节,最高兴的事是能吃鸡肉。于是,在对美食的怀旧下,大家又论起了童年的味道:有泥巴鸡,小葱饼和米饭团……
朵朵烟花将天空闪得锃亮,好如白昼,映亮了欢庆中的小城,这儿,是溧阳,新年的滋味,你尝到了吗?
我朝里屋叫声,弟弟丢了手掌机,屁颠地跑来了,他坐在我旁边,我教他识北斗,教他认星辰,我说:“在南极,能见着极光呢!”“能见着激光呢!”他重复着,进入了科幻世界的美好遐想。
这时,有一股子甜柔、丰饶、温暖的感觉,好像有只看不见的神秘之手把一勺充满花香的蜂蜜洒在心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的流淌、满溢、消失……
我挖一勺新年的滋味,放入口中,很香,很醇。真好。我这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