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沐浴在音乐的海洋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轻松与快乐。在古代,何尝不是如此?古之乐韵,中国音乐文化之根也。
古之乐韵,美而不腻,渺渺仙音,一闻倾心。古之乐器有古琴、洞箫、箜篌、琵琶等,每一种乐器都能追溯到古代中国文明,经几度轮回,依然能绽放古文化的美丽。乐器为容器,音韵为丝灵,古之乐韵,一曲未绝,余音绕梁。
朱丝误落青囊里,由是箜篌第几弦。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之分,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
古文化渊源流长,有着其独特的魅力,箜篌的魅力也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它的外形与当今竖琴相比,颇有相似,但它们的音色却有差异。箜篌的声音像是从森林深处透明的水上发出的,清亮而又浮泛。滴水打破水的平静,泠泠水声,集齐人心之湖泊的共鸣。层层水纹,挑动心灵琴弦,扰弄三千红尘滚滚。而竖琴的声音则更像是从水下发出的,整块清水吸收了一些浮躁的能量,使水面安于平静,更显清纯、柔和与稳定,优美的几乎没有一点瑕疵,但却是太过完美,只得与表面浮华,而无法深入人的内心,它少了箜篌所有的韵味。古之乐韵,古乐之根,悠远而绵长,映出古文化的绚烂篇章。
星汉夜牢牢,深帘调更高。乱流公莫度,沉骨妪空嗥。向月轻轮甲,迎风重纫条。不堪闻别引,沧海恨波涛。古代诗人以箜篌寄托感情,李凭的箜篌引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于吴丝蜀桐张高秋,引空山凝云颓不流,使江娥啼竹素女愁,更令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以二十三丝动紫皇,似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又如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叫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他不仅是为箜篌之音所痴迷,更是为古之乐韵所沉醉。千百年的风雨兼程,箜篌早已经历史长河的打磨后而更具古典艺术气息。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一曲箜篌,寄宿古人哀怨的灵魂,记忆灼伤往昔残殇,身负半生哀怨,奏响半生阑珊。鲁璐的<<阳关三叠>>更是情真意切,让人不得不追忆起那一千多年前的那场渭城细雨。渭城朝雨浥轻尘,一场朝雨使渭城的空气变得湿润。客舍青青柳色新,春雨把客舍的屋瓦和路边的垂柳清洗的颜色分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细雨中,与友人把酒话别,思绪万千,只期盼能多停留片刻,缕缕哀怨,伴柳絮而舞。
悠悠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古之文化,浩如烟海,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古之音乐文化之根,古之乐韵,为现代音乐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曲箜篌,承载着来自古代的千万情丝,将古代的乐之精华通过一根根细弦与现代连接在一起。它蕴含着的古韵味的气质,将一点点感染当代,古人的苦闷也能被参透。
流动的旋律,忧郁的诗情,空灵了雨夜,寒彻几世轮回。这,便是中华音乐文化之根,古之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