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釜诚,快起来,螃蟹跑了!”妈妈尖利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出什么事儿了?我马上翻身下床,光着脚就冲进了厨房。
“在哪儿?在哪儿?”我焦急地问。爸爸用他那一口带着浓浓长阳风味的普通话说:“知道在哪儿还叫你呀?快找啊!”爸爸边翻找边说:“早上起来看见压着篓子口的锅盖歪了,旁边的瓶子也倒了,篓子也空了……”
听了爸爸的“案情简介”,我这个小侦探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先勘查了一下现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根据螃蟹的行走路线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了“战略布署”:按“逃犯”可能藏身的区域实行由近及远的地毯式搜查。
厨房门口的一堆瓶瓶罐罐是第一可疑区域。但经过我和爸爸的仔细翻找,既没发现“逃犯”的踪影,也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我家的总指挥——妈妈说:“看看冰箱下面。”我和爸爸听从调度,马上开始清理冰箱周围的杂物,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冰箱稍许移开一点儿。我趴在地上往冰箱底部看了半天,什么也没看见。还是爸爸经验丰富,找来一个小手电筒。我拿着往里一照,哈哈,果然在冰箱靠墙的脚那儿,发现了正在准备换藏匿地点的“逃犯”。
我高兴地大喊:“它在这儿!我找到了!”爸爸一听,马上跳了过来,想用夹子将它“夹之以法”。可是还未靠近,它就迅速地开始了流窜,往沙发下横行而去。吓得我家总指挥完全不顾形象,居然一下子就跳上了沙发。
我找了把刀,放在它面前,想挡住它的去路,没想到它速度惊人,一下子就爬到沙发下面去了。我想让它夹住刀,把它拉出来,可它怎么也不上当。正在无计可施之时,经验老到的爸爸找来一根小棒,他一边用小棒往螃蟹躲藏的地方戳,一边还在给“逃犯”做“思想工作”:“出来吧,小乖乖,逃是逃不掉的,还是‘自首’吧!”不知是被小棒戳到了痛处,还是爸爸的思想工作做到了位,只见那“逃犯”从沙发下露出了半个身子。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爸用手中的小棒接连拨拉了几下,就把这家伙从沙发下赶到了客厅地板*。在妈妈激动的指挥声中,只见老爸迅速出手,先用右手将“逃犯”的背部稳稳地按住,然后张开左手如铁钳般的拇指和食指,将这个“越狱犯”抓捕归案。
就这样,在妈妈总指挥虽有些慌乱但还算正确的领导下,在我这个小“歇洛克”的分析与亲自参与下,在经验丰富的老爸的大力帮助下,这次“螃蟹越狱案”以“警方”的全面胜利而迅速结案了……
教师点评:
这种小意外我们每个同学可能都遇到过,只要选取好写作的角度,将过程中的细节描写清楚,并且注意过渡的自然,就能让文章出彩。小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和幽默的语言将这一事件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如临其境。文章开头以一声尖利的喊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接着将抓螃蟹的经过套用警方破案的思路进行了加工,让一件普通的小事变成了趣味横生的故事。这种套用相类程序,将“小”做“大”的手法在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中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