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审时度势 shěn shí duó sh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审时度势】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审时度势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审时度势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正音] 度;不能读作“dù”。
[辨形] 势;不能写作“事”。
[近义] 揆情度理 度德量力
[反义]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用法] 用作褒义。用来指对形势有洞察力。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一个出色的指挥员;必须从客观情况出发;~;适时修订作战方案。
[英译] see how matters stand
百科解释如下: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审时度势[回目录]
【发音】 shěn shí duó shì
【英文】 consider the situation <judge the hour and size up the situation
【释义】 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逐词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揣度;势:发展趋势。
【用法示例】 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分析局势。
【近义词】 揆情度理、度德量力
【反义词】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押韵成语】失张失志、求马唐肆、浓妆艳质、薪传有自、挑三拣四、觊觎之志、复宗灭祀、天文数字、和风丽日、黄人捧日
成语出处[回目录]
1、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2、洪仁玕《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
示例三则[回目录]
1、 明 张居正 《与李太仆渐庵论治体》:“然审时度势,政固宜尔,且受恩深重,义当死报,虽怨诽有所弗恤也。”
2、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师古》:“漫言法古,而不审时度势以图之,鲜有不败者也。”
3、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对*文件又信又不全信,再根据谣言、猜测、小道消息和自己的丰富想象,审时度势,决定自己的工作态度。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71672.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111309.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