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何方 引向 把你 我要
散文分类:
/sanwen
我为什么要生气呀
上周期中考试之后,其他几位同事很照顾我,说不用我阅卷,我也就偷懒了,吃现成的。
课间,课代表来我办公室,想看看自己考试的情况,也想看看同学的考试情况。当然,目的是帮我把分数抄下来。
课代表非常认真负责,很为自己班级里有一部分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而着急却也无奈。这不,看到G同学成绩不及格,怒其不争的同时,问我;“老师,您看G考了这么少的分,您生气吧?”我说我不生气。“啊,您竟然不生气啊!”是啊,生气有用吗?关键是他为什么会考的很少。学生赶紧分析:“G太个性了,也听不得任何的批评,假如同学和老师批评他,他根本不接受,变得更懒散。”我明白了,这是个不太用功但自尊心又特别强的学生。
到了教室,成绩好的学生兴高采烈的,很多学生都遗憾着本来心里明白的问题,在回答的时候却疏忽了,没有写完整,或者张冠李戴了,几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却低垂着头,不敢看我。我注意到G,脸色很糟糕,一声不吭的在座位上,和平时的调皮活泼俨然俩人了。
我在教室转了一圈,走到G身边时顺手摸了摸他的头,让他知道我是在意他的。
我压根没有提谁考得不好,并告诉学生,期中考试,只是为了检查我们这半学期的学习情况,考得好,说明你平时学的扎实,考得不好也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在学生订正试卷的时候,再次经过G身边,我悄悄告诉他:“我相信你,下次你一定是进步最大的。”他点了点头。
到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也有一名男生成绩较差,但性格属于比较温和的类型。上课预备铃响了,他不在座位上,其他同学告诉他,他有好几科不及格,被老师叫去了。陡然心生怜悯——他心里一定难过极了,还要承受着各科老师的轮番批评……
他很快回来了,很羞涩的笑了笑。我不忍心再批评他,因为他挺努力的,也很有礼貌。我期待着他的进步。
知识要变成自己的
在九班,我奖励了邢伊琳一本刘墉的书;在十班,奖励了张安琪和赵若雨各一本书,因为他们两人并列第一。我对学生说,为什么奖励他们,因为他们的平时勤奋学习、会学习,所以才会取得好成绩。
看看邢伊琳平时的作业,每次课后都是把课堂所学知识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到笔记本上,而不是简单的抄写,知识完全变成了自己的,当然不怕考试了。看看张安琪和赵若雨,平时也是非常用心的对待学习,从不敷衍,所以才会取得好成绩。所以,我的奖励不仅仅是奖励他们取得的好成绩,而是奖励他们平时对待学习的态度。为什么有些同学花的功夫也不少,但总是感觉学不好呢?就是知识没有变成自己的,即便你背过来了,还是课本上的,稍一变形就不知如何对待了。所以,特别建议大家课下看看邢伊琳的作业,问问她是怎么学习的。
除了邢伊琳,平时对待学习一向很认真的九班肖尧、彭飞、曹卓群等,十班的李加豪、曹硕等同学,自然也成绩高。所以,对待学习,不要把它当作是完成任务,而是真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无论怎么变换形式,也不怕了,因为我们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了。
因此,你对我的奖励有意见吗?
“没有,下次我也争取。”
不要各科通用的分析
由于山东省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允许对中小学进行统考、排队,并要实行无分数评价,所以,过去一直是全区统一命题的期中考试改成了校内自主命题。初一的试卷是初三的老师出的,总体上,题目较简单,都是平时学过的内容。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后,对于错误的题目早已经想到了正确的答案是什么,也就没有必要很详细的逐一分析,只是针对个别出错较多的题目统一讲一讲就可以了,重点在于分析。
一说分析,我对学生讲到:试卷分析不要那种各科通用的。什么是通用的分析?就是千篇一律的套话,无论成绩好不好,都是自我检讨——我平时听讲不够认真,我的作业完成的不好,我的学习没有下功夫,今后,我要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学生一听我说这些就笑了。的确是各科通用。所以,要分析就要有效地分析。有效地分析,也不是只找缺点和不足,也可以找找自己好的方面。比如,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收获了哪些有趣的知识,你在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你对生物课的认识有没有转变;你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今后你将如何对待学习,做哪些改进……
让学生这样分析,是希望学生摒弃从小养成机械呆板的应付老师的所谓检讨、保证,这是毫无价值的,而是要通过分析认识到自己在成长,细数成长中的缕缕阳光,不断给自己鼓舞士气,同时纠正不良的习惯,使自己愈加优秀。
思考:把学生引向何方
通常,只要到了考试,学生就紧张的要命,差的学生紧张,好的学生也紧张。
差的学生紧张,是害怕考试成绩很差了,老师当众批评和羞辱不说,还有可能要把考试卷抄上若干遍;而回到家里情况也同样糟糕,皮肉之苦是免不了的,责骂更是家常便饭。好的学生紧张,是害怕自己的成绩不能稳定在原来的优秀上,一旦有人超过自己,地位不保,脸面难看,他们的压力一点也不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少多少。
考试过后,学生就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试卷下发。而拿到试卷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往往就是看看自己得分情况,计算一下自己的试卷有没有加错了分,或者判错了题,然后就是分分计较,找老师要求加上一分两分的。
不是说考试分数没有用处,也不是说分数不重要,而是看在什么情况下。在选拔考试的时候,一分之差,甚至半分只差就有可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在中小学的期中考试、单元考试中,要是过于重视分数,就成了一切为分数而努力。老师教是为了分数,学生学也是为了分数,一旦分数有误,自然就会斤斤计较了。那么学习的真正意义在哪里,难道分数就是学习的目的?
显然,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终生幸福,那么,就需要把学生从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去认识学习的真正价值。考试,只是学习历程中的一个手段,是推动、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是不断修正学习行为、不断完善个体的手段而已,明白了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的关注点就应该放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如何增强学习能力,如何使自己不断发展上来,并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魅力,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幸福,这样,所获得的能力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有助于今后不断发展的能力。看看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是那么痴迷、专注,在别人认为无比枯燥的数字,一次次重复的实验,在他们看来却是那么奇妙无比,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前提。
再看看现在不断充斥各种媒体少年自杀的案例,其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们都把成绩看的过重了,一旦成绩不好,就不知道怎么面对家人,面对老师。假如他们没有任何功利心的学习,完全投入到学习的美妙中去,充分享受到学习乐趣的话,肯定不会为成绩的下降而抛却了生命,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考试。
这让我想到了陶继新老师所采访报道的老咪——一个神话般的小姑娘。没有见过老咪的时候,无法想象一个女孩子能够写出那些哲学味浓厚的,又有着较高文学水准的诗歌、散文,更不能理解小小的女孩何以满腹经纶。见过老咪之后,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咪的读书是那么快乐、幸福,因为她的读书没有任何的功利心,用孩子最通俗的语言来说,读书就是好玩!走到那里,他会背上老子、庄子作伴,她从不会认为读书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和作者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样的读书完全进入一种往我的境界,还会为考试苦恼吗?
要把学生引到这样一条路上来,我所做的还很不够,我的力量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这并不等于我可以放弃,我依然还是会在我有限的时空里,努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而不是被动应付。
也许,真的该给他们讲讲老咪的故事。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