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模拟施救》
星期天,阳光明媚。我殷切期盼的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的日子终于到了。午饭过后,我迫不及待地催妈妈将我送到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井然有序地上了大巴。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给我们讲了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并教会我们心肺复苏术和创伤救护方法。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心肺复苏术。志愿者先给我们介绍了操作要领,然后拿出四个人体模型让大家进行练习。他强调说:“倘若遇见落水者或其他事故的伤员,需将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安顿好后,先轻拍伤员的肩膀,并大声呼喊:‘喂,你怎么啦?’再用脸贴近伤员的鼻子感受气息。如果伤员没有了气息,就要立马进行施救。先做胸外按压30下,再做两次人工呼吸。”
开始体验了,我们两人一组进行模拟施救。不一会儿,轮到我们上场了。我和搭档心领神会,配合默契。我有点得意忘形,手在无意间移开了模型的胸部,自己却全然不知。志愿者见状,跟我说:“你如果这样施救的话,伤员复苏的可能性很小。”听到这句话,我立马进行了调整,认认真真地进行练习。心肺复苏术能救人性命,我要勤加练习。
【第2篇】
《掌握急救方法》
4月14日中午,天气晴朗。我校小记者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参加了“小小急救员”活动。
经过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开发区兵希社区居委会三楼的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先给我们普及了红十字的标志、来源、创始人等相关知识,让我们对红十字会有了大致的认识。
分组后,我们先学习心肺复苏术。志愿者说:“当遇到突然晕厥的病人,我们先要判断病人的意识。如果发现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就应该让旁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马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志愿者讲解并演示完后,让我上前操作。在给模型做胸外按压时,我刚按了几下就没力气了。志愿者在一旁纠正我的错误动作:“你的动作不到位,按压深度没达到5~6厘米……”我调整了姿势,使出浑身解数,用足力气连按了30下,才勉强过关。
与另一组交换场地后,我们学习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正确搬运的方法。志愿者告诉我们:“如果手脚出血了,先要检查伤口内有没有异物。如有异物,不要拔出伤口异物,否则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神经损伤。应维持异物原位不动,再转入医院处理。”在操作时,我包扎的水平实在差劲,不是包得太紧,就是松得掉落,看来我得勤加练习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基本的救护技能,可谓收获满满。我想,以后碰到类似突发事件,我应该不会手忙脚乱了。
【第3篇】
《学习心肺复苏术》
我匆匆吃过午饭,迅速穿戴好装备赶到学校集合,参加小记者活动。车子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在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志愿者给我们介绍了红十字会的相关知识,并教授我们急救技能。
为了让我们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志愿者要求我们每人都要实践练习。我们一边操作,志愿者在一旁提示、纠错:“两手重叠,右手手指紧扣于左手指缝;手臂伸直,身体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连续按压30次,再做两次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时,先要打开病人气道。吹气的时候要捏住病人的鼻子。”整个过程似乎并不复杂,我学起来倒也得心应手。大家模仿着操作,顺利过关。
之后,我们又学习了止血包扎等技能。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并将当天的所学全都教给了爸爸、妈妈。
【第4篇】
《急救培训记》
星期天中午,我急匆匆地来到学校,准备参加“小小急救员”活动。大巴刚停,我便迫不及待地上车,开启今天的旅程。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先学习了红十字会的相关知识。随后,志愿者将我们分组,教我们急救技能。我们组先学心肺复苏术。志愿者告诉我们,心肺复苏术分为五个步骤: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2.判断患者有没有呼吸与心跳;3.纠正患者的体位,让其安稳地平躺在地上;4.做胸外按压,需连续做30次;5.做两次人工呼吸。这些步骤重复做五次后,观察患者是否恢复心跳和呼吸。如果患者还没有反应,就换人继续做,直到医护人员到来。志愿者演示后,轮到我们练习了。虽然大家觉得施救很辛苦,但做得很认真。
练习完毕,我们又来到隔壁教室学习止血包扎。志愿者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三角巾,然后讲了止血包扎的方法:按住、包住、塞住、捆住。大家认真听,仔细看,努力尝试。这些急救知识和技能都是特别实用的,大家想尽可能地学会。
【第5篇】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但我们的心情却和这天气截然相反。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在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是亨利·杜南,并且知道了“三救”,即救灾、救助、救护;“三献”,即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遗体(角膜)器官。
随后,我们学习了急救技能。如果遇到了呼吸突然停止的病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志愿者给我们作了示范。首先要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在安全的环境下,轻拍病人双肩,在其耳旁大声询问:“喂,你怎么啦?”如果病人毫无意识,我们就要指定一位旁观者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我们要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将双手重叠,手掌根部放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心位置进行按压。实施人工呼吸时,应用到仰头举颏法。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这样反复做五组,然后检查病人心跳是否恢复。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志愿者让我们轮流进行了实践操作。
紧接着,我还当了一回小小救护员,帮助小伙伴包扎“伤口”。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技能,真是一次有意思的活动。
【第6篇】
《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一想到即将要参加小记者活动,我就兴奋不已。我收拾好装备,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集合。
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了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学习正确搬运时,志愿者挑了一个娇小的女生当伤员。接着,他又选了六位身体强壮的小记者来搬运。初学时,这六位抬担架的小记者没能做到动作的一致性,结果把“伤员”抬得摇摇晃晃。我觉得六个人之间需要默契配合,一起喊口号,这样就能抬得稳。
学完搬运要领,我们又来到另外一个教室,学习心肺复苏术。志愿者先在屏幕上展示了操作要领,然后在人体模型上作了演示。轮到我们操作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前。照着志愿者讲的操作要领,我用力按压。突然,志愿者喊停,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满腹疑虑地望向她。志愿者开口道:“这两个女生的动作蛮标准,你们就照着她们去做。”我一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生命很脆弱,我们得学点急救技能傍身。
【第7篇】
《学习急救技能》
4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昆山日报小记者总团组织的“小小急救员”活动。
“当病人心跳骤然停止时, 4~6分钟便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即使救活了,也可能成为植物人。所以在急救人员赶来前,我们先要给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志愿者的一番话让我们意识到学习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看过志愿者的演示后,我们开始实践操作。轮到我时,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进行按压。连续按压30次后,我顿觉手臂酸疼,浑身无力。做个称职的急救员真是不容易啊!
随后,我们又学习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志愿者选了一位女生当手臂骨折的伤员,给我们演示固定方法。这个女生的手臂上绑满了布条,活像个木乃伊,引得课堂内笑声不断。笑过之后,大家开始认真练习。我被同伴包得严严实实,动弹不得。我心想:他的包扎技术实在不怎么样,得多多练习,毕竟,美观也很重要。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面对突发事故的紧急救护技能,还意识到要时刻充满爱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8篇】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4月14日下午,我校三年级小记者参加了“小小急救员”活动。十二点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车,和大家一起前往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首先,我们学习了心肺复苏术。志愿者准备了四个人体模型,让我们进行实践操作。一旦发现有人晕倒,我们先要确定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在安全的环境下,我们要轻拍患者肩膀,并在他的耳旁大声喊道:“喂,你怎么啦?”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就应给患者做心肺复苏术。我们开始练习心肺复苏术。两手重叠,用右手手指扣紧左手指缝;手臂垂直往下按,深度要达到5~6厘米;连续按压30次后,做两次人工呼吸。我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不停不歇地做胸外按压,志愿者在一旁欣赏地说:“很好,这个人被你救活了。”听后,我内心非常激动。
来到隔壁教室,志愿者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三角巾,并讲了止血包扎的要领。看着志愿者的演示,大家跃跃欲试。志愿者给我们留了练习时间。练习时,大家学着志愿者的手法,先把三角巾折叠,然后将折叠好的三角的长边沿着小伙伴的前额绕至后脑勺交叉、拉紧,再绕到前额打结,最后把露出来的“尾巴”塞起来。我们练得非常认真,虽然没有志愿者包扎得美观,但是基本步骤都掌握了。
回到家,我把当天的经历告诉了家人,他们听了哈哈大笑。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
【第9篇】
《珍爱生命》
今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要参加“小小急救员”活动。
来到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志愿者给我们讲授了有关红十字会的知识和急救技能。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心肺复苏术。志愿者先给我们讲了操作流程,并作了示范。她说:“倘若病人突然晕倒了,首先应确认他是否有心跳或呼吸;再用手拍其双肩,并大声呼喊:‘喂,你怎么啦?’如果病人没有反应,就立刻指定一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病人施以心肺复苏术……”体验开始了,我们轮番上阵练习。刚开始,我觉得很轻松。可做完一组后,我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今后,我要加强锻炼,要不然即使我学会了急救方法,也没有体力施救。
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我会常常警示自己: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第10篇】
《当回急救员》
星期日中午,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集合。十分钟后,汽车徐徐开动。一路上,我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浏览窗外的景色,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兵希社区居委会三楼的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落座安顿后,志愿者给我们讲解了红十字会的相关知识。随后,他又讲了止血包扎方法,还作了示范。我们也进行了包扎练习,结果包得千奇百怪,搞出了很多笑话。最后,志愿者教我们正确搬运伤员。六名小记者练习了很久,搬运动作总是不到位。要么姿势不对,要么速度不一致。他们在老师的帮衬下完成了搬运任务。
交换场地后,我们学习了心肺复苏术。志愿者详细地讲解了操作要领后,我们便开始体验。瞧,一位小记者先拍了拍地上的人体模型,然后大声喊道:“喂,你怎么啦?”见“病人”没有任何反应,他便指定身边的一位小记者拨打120急救电话。与此同时,他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在体验过程中,虽然他的动作还不够熟练,但还是有序地完成了操作流程。
今天真是太有趣了。回家后,我对妈妈说:“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也到那里当一回急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