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诠释了父母子女的关系: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是天罔极。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提到敬老,人们总会想起木兰替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孟宗哭竹生笋,刘恒“亲尝汤药”的佳话。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位老师,她以奉献为荣,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奏响琴键,领我们高歌;她以孝道为荣,二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孝一点一滴地倾注到患病的父母身上。她用赤诚孝心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徐超森老师。
徐老师的母亲患上了鼻咽癌,她和父亲照顾护理了将近二十年。在这期间,她的父亲也患上重病。从此,徐老师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每天下班回到家,又要重复着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徐老师每天帮母亲穿衣、洗漱、换药……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徐老师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用自己的孝心诠释着爱。2009年初,徐老师母亲的病情再次复发并转移为齿龈癌,治疗后嘴巴无法张开,无法进食,只能通过人工胃造瘘管往胃里灌输流质食物。在口腔无法清洗的情况下,常常会散发出恶臭。作为女儿,徐老师悉心照料,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毫无怨言。徐母常常突发口腔大出血,医生都束手无策,只能用止血针,夜里的突发状况则全靠徐老师和她的丈夫起床护理,直到窗外的阳光洒向病床,二十多年,她有过多少个不眠之夜!
2014年4月,徐老师母亲病情持续恶化,尽管竭尽全力精心护理,最终没能从病魔手中夺回母亲的生命。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重病的父母,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徐老师也有过痛苦,有过艰辛,有过彷徨,有过泪水,但是,她认为父母与自己骨肉血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她绝不能垮……做子女的理所应当地该如此,当父母需要照顾时,无需犹豫,没有所谓的值不值得,后不后悔,就像父母在危难关头总先想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他们!
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不要等一切都来不及时再去懊悔自责,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请用孝心,给饱受生活磨难的年迈的父母送上一份快乐和幸福。
天空没有星星照耀,它会暗淡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它会冷若冰霜。徐老师就是如此真诚地、平凡地在生活中演绎着敬老故事,徐老师感动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我们树立起孝老爱亲的榜样。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让敬老故事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