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育儿书里都有感人的点滴,也都有深刻的道理。它会告诉我们“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也会带着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反思自己,从而学会用心教育。
回望我和女儿一同成长的八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合起来,像一首诗,如一幅画,不乏艰辛酸楚,但留下的更多的是温暖。这过程中孩子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关于美感与生活】
依稀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往往只关注地面爬虫的女儿,忽然在与我散步的时候,仰起小脸,叹了一句:“月亮和星星配在一起,好漂亮啊!怪不得歌里说星星像许多小眼睛。”“是,那是天空的眼睛,你在和她对望,她好象跟你说话呢!”我很开心地说。很是欣喜,孩子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想象,去体悟生活中的美,她那小小的慨叹应该是发自于内心的吧!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的生活是有情有味的,我想惟有从小保护和珍视孩子小小美好的家长,才能培养拥有生活情趣的孩子,拥有高尚情感而不粗俗的人格。
美,本就源于生活,孩子的有心,源于我们的有心。
【关于独特与独立】
一直不希望女儿会是人云亦云的一类人,虽然目前尚未看出她对事物有多么独特的想法,毕竟年龄还小。但我会经常告诉她我对一些事情或者人的看法,我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意识——客观地看人看事,不偏激。
不鹦鹉学舌,拥有独立思想的人,才会有一个独立的人格。
【关于专注与兴趣】
孩子是坐不住的,因为对多彩的生活充满好奇,这些好奇当然不能扼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不得不去注重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专注,不分心,这是一个优秀者,无论治学还是做事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女儿画画、写作业、看故事书乃至看电视时,我对她有一个要求是从不可打折扣的,那就是必须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说好从几点到几点的,就绝不允许中间有任何的“插曲”来打断。刚开始孩子是有点“难受”,但是日子一久,孩子就会适应这种专心致志的状态。当然了,我也要身体力行,做好榜样,家庭安静的氛围也会对孩子的专注有有益的影响。
有一段时间,看到别的父母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时,我很“迷茫”——到底要不要上,上什么班有用。后来就不再实用主义了,索性随孩子的兴趣吧,毕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然,我也不是一味地听孩子一句话,就去忙着报兴趣班了,而是在她主动提出想学习的前提下,对她提一点小要求,这要求与“有用”无关,只是要求既然学了,就要坚持,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就要力求做好,至少不能半途而废。保护兴趣的同时,还要引导兴趣。
我希望她知道,学东西绝对不是玩,它需要有恒心。
【关于体谅与豁达】
女儿是个独生子女,所以从小习惯了大人们的百依百顺,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中心和重心。小时候我也没太在乎,直到有一次:外公感冒头疼,孩子却依旧强烈要求外公从床上起来陪她一起下飞行棋,态度很是强硬,有点胡闹了。我先是斥责了她,孩子大哭,我却没理她,后来她自己可能觉得是有点过分了,主动走到我面前,“逗”我说话,乘这这个机会,我告诉她,要关心家人,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要懂得换位思考,体谅别人。“你生病的时候大家怎么做的?”当我问了这样的问题后,孩子是真的在思考了一会儿的,虽然是含着泪承认错误的,但这是成长后的泪水哦!
懂得体谅的人,才会不小肚鸡肠,才会内心豁达、坦然。
女儿还在成长中,像一棵幼小的树苗,我希望我能给她阳光和雨露,让她茁壮成长。我也要告诉她,妈妈不仅见证着你的成长,还会陪你一起长大。
成长路上你我做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