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你看到的周围所有的事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虽然距离很短时间也很短,但总的来说光不是瞬时即达的。”我坐在海底公园,欣赏着曾经灭绝的海洋生物:长江白鲟、象龟等,它们在海底自在地畅游;听着身边的微型机器人播放着那些几世纪前的科学理论,“我们看到的月球就是1.28秒之前的,因为光达到我们的眼睛就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天狼星是8.6光年之前的。”
这是3020年的一天,全球在150年前平均温度飙升,世界早已被冰川融化的水所淹没,现在的人们都生活在海上——父母和妹妹正在海上观察几百年前已灭绝动物的生活习性,而我在海下悠闲地听着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人们拿着懂得人的一切指令、可以拿在手中的微型机器人:当然,这是十年前早就普及所有人的高级人工智能——人们互相交流着,“今天会有彗星路过地球!”“哇——告诉你,我还看到有科学家研究出了超光速飞船!”……
突然,一阵眩晕袭来,我猝不及防地摔在地上,呼吸困难了起来,有些晕晕沉沉。“反过来......这......些遥远的地方......看到的地球也是......过去时候的......滋滋......”微型机器人断断续续地发出声音,“怎么回事?微型机器人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用啊...”我满脸疑惑,许多个问号一股脑地往心头撞,“不对啊......”
“啊——”一阵尖叫传来仿佛刺破了耳膜,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我顿时紧张了几份,心跳加速,急忙赶到海上去看——
“啊!”我也失声大叫起来,眼前的一切让人不敢相信:爸爸妈妈正安慰着惊魂未定的妹妹;大海已不是海,在一瞬间全部凝结成了水分子;周围的人也都惊慌失措地看着天,发出阵阵惊异的呼喊——这也印证了了我的猜测——我们被带到太空中了!
“我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在太空中?”我随口向微型机器人询问,谁知它却依然可以断断续续地回答:“现在我......们身处在......一颗不知名......的彗星上......由于这颗彗星靠近地球......附近的居民因为......彗星强大......的......吸力所以......被吸附到了彗星......上......彗星正以极快......的速度飞离太……阳系......正在向地......球发送......求助信号......”
什么玩意儿?!
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地听着我手中机器人的播报,瞪大了双眼,呆呆地站在干涸的大海上,鸦雀无声。过了大约半分钟后,人们才缓过神来,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随即爆发:“天哪我不会是在做梦吧!你掐下我!”“嘿,我作业还没写完呢……”“我要把这事儿好好记录,万一出名了怎么办?哈哈哈哈”......
我们纷纷拿出小型氧气补给器,把被压缩的头盔戴上,有的还把备用的像吸管一样的东西放进嘴里了——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工具,为的是潜入水底也能畅然游玩。
于是呢我们无聊地在彗星上玩耍,无所事事地等待救援。有的好奇心旺盛,四处勘察地形,;有的席地而坐,天南地北地聊起天来;有的放肆查阅资料,想着全面了解这颗奇妙的彗星;还有的思索着今天的命题作文应该怎么写,还用手指在地上打着草稿……
“快来看!”一个大叔叔叫着,手中拿着一个天文望远镜,显然是一个天文学爱好者。他指着太阳系地球的方向,两眼闪烁着光,神采奕奕,欣喜无比,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激动得手舞足蹈。我凑过去看了看,也欣喜若狂,两眼放光——看来我在实践科学课上的理论!“反过来这些遥远的地方看到的地球也是过去时候的。如果现在45亿光年之外的外星看太阳系的话,它们看到的景象是地球才刚开始形成。”朝着望远镜望去,地球是一个炽热的岩浆球,随着热量不断向宇宙空间散失,地表逐渐结了一层薄薄的固体岩石硬壳。“但这层壳开始时太薄了,会喷出岩浆,喷出的岩浆又不断冷凝为固体的地壳。地壳加厚以后,岩浆喷溢的强度逐渐减弱,岩浆喷发释放的水分形成云层,再形成降雨。形成地表的不平坦,地表江河湖海开始形成。”叔叔在一旁讲解。“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只有对生命有害的气体。后来,风雨雷电作用下,形成了有机物,并偶然地形成了单细胞生命……”
正当我们沉浸在地球的形成时——这就像看着自己的母亲一点一点地长大一样,兴奋又欣慰,丝毫没有要回去的意思——但救援队乘着超光速飞船驶向我们,激动地朝我们挥着手。我们却一个个都抱怨道——“为什么来的不是时候?!!”
我合上日记本,回味着一个礼拜前这段神奇有趣的经历。浮空的电子日历上分明写着:3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透过彗星长长的绚丽的彗尾,我窥视到了地球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