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校宿舍的走廊,听着MP4,乐悠悠地抖着腿,一首伤感的军歌进入我的耳内---是军人将离开队伍的一首歌,不知怎的,听着听着,竟让我心中对军营有一种依恋。
靠着椅子,看着小卖部前方的一片场地。是啊,那时的情景值得回忆,一队队穿着绿军装的军人在那听着教官的口号,做着动作,犹如一片绿色的丛林,被风吹过还那么有秩序,是那么坚强,操做了大约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原地坐着休息。这时我一段印象最深刻的回忆上演了。 由于太累,我们只是静静的坐着,也没有注意什么。突然,一个同学突发奇想地喊了一声:“小人为本,质量立校。”此话一出,全场同学笑得人仰马翻。
“怎么会有这样的句子,你读错了吧?”
“我骗你干吗,你看那里咯。”
我们都个个都抬起头来,看着那金光闪闪的八个大字,个个都蒙了,随后一阵笑声发出------
“你这*,都读高中了,连字还不认识,我郑重的告诉你,那八个大字是‘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记住了,以后别读错了。”
可不是吗,原来是看错了。可是那个“以”字右半边不太清晰了,看起来可不就象“小”字。“哦!------嘿嘿!”那个同学抓抓脑袋,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件事虽过去很久了,但我还是记忆犹新,至今我还不知道那个同学是谁。
但我从这个片段中,认识到我们对祖国文字的理解太浅了。一笔之差,意义上竟造成这样的天差地别;同样的中国字换了个写法就不认得——同样的字从楷书换成行书就不懂了,上书法课却不认真,只是草草地将老师布置的作业描上一遍,根本就是应付一下老师。这种情况我是见怪不怪了。有些商家还故意将字写错,大摇大摆地展示在人们眼前,这种做法虽具有独特性,但他们没有想过这样会使他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产生错觉,导致他们对文字的误解。例如把“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比比皆是”写成“笔笔皆是”等等,只要上街一看,这种状况是处处可见。
有些同学还说要去学意大利语,日语出国,不知他们想过没有,自己对自己国家语言又有多少理解,文字又有多少。其实我们国家的文字足以让任何一个中国人为之沉醉,且不说唐诗的深厚内涵,单是宋词,就让我为之沉醉不已——李清照诗词的婉转让我沉迷;白衣卿相柳永的语句让我深思;辛弃疾的豪放让我折服;苏轼的一句“鬓微霜,又何妨?”仿佛让我看到了像孙权射虎般的勇猛,挽雕弓似满月般的决心!
然而,现在这个“醉”字的意义却不再是陶醉了,变成了稀里糊涂。大街上林立的广告牌上,电视上,错字屡见不鲜,“瓷砖”变成了“磁砖”,“崇尚”成了“嵩尚”,“启事”则成了“启示”-------真是举不胜举。
文字身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热爱它其实也是爱国的一种。对于文字,我崇拜它,也为它感到自豪,我相信,中国的文字会永远保存下来,或像英文一样成为共同的语言,我为我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满足,我愿为它一生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