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我们学校也展示了同学们的篆刻作品,让我们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这小小的方寸世界里让文字跌宕身姿的吧!
作品很多,粗粗看去,虽没有太多古代先贤的唐风宋韵,却从内而外洋溢出阻挡不住的生气。好似操场上扣篮的男孩子般虎虎生气的作品,犹如田埂旁谈天说地的女孩子般充满灵气的杰作比比皆是。他们又如一个个活跃的、不知疲倦的惊叹号,涂上有着古韵的红印泥,将我们的惊叹裹在里面,不安分地印到纸上――活灵活现的跃到我的眼睛里了。
这是一个个古韵与现代风的交融呵!刻格言的:“学海无涯”四字虽并不入木三分,但奇特的卵石形状夺人眼球;刻龙的:不是什么“一口气喷雾八千里”的千尺游龙,而是一只竖着龙角,瞪着龙眼,叉着细腰的卡通小龙。但仍给人们送来一份可爱和唯美。刻字的:“书”字换上了洋装,“book”跃然纸上。不知作者受怎样的启迪?“一片虾”三个字应运而生……
有一样作品尤其使人赞叹,它方正的轮廓下有着这样一个字“早”。而使他脱俗的是它的字形。“早”字的最上头,有一个椭圆,里面包裹着粗粗的一横。我仿佛从这个椭圆和横中看出了太阳的光辉。我饶有兴致地往下看,那一场横竟被作者大胆地弯折成一座弯弯的石桥,犹如柳条儿般轻软,又如同细沙般温润。它在我的眼里就真的化作了洒满阳光的小小石桥,特别是那点嵌其上的一缕如絮的红,竟将“太阳”与“石桥”点染得分外灿烂。那“小桥”下,还刻着弯弯的一条竖。与其说他是竖,不如说他是淌过这座小桥的的流水。这流水啊――说它像丝绸吧,太轻柔了,说它似粗布吧,太粗糙了……它只是那一缕潺潺流过石桥的流水罢?载着作者与我们无尽的联想,翻腾起白色茉莉般的细浪,流向更唯美的境界。这区区一个“早”字里,蕴含了作者对时时早、事事早的期盼!
目光不断地在件件精美的作品间驻足。忽然,一件非同寻常的作品映入我眼帘。只见那个并不大的印上醒目地刻着四个大字:爸爸回家!那一刻,我的心被剧烈的震颤着。那字并不漂亮,甚至很稚拙,上面的线条很凌乱,如同好几条缠绕的蛇,爬出了字外。笔画时粗时细。但内容却充满着作者日夜的思念。我久久地凝视着它,仿佛在凝视着一个同龄人思念父亲的脸。。他的父亲也许常年在外,也许分居两地,但父与子的情无比深厚。恍惚中,那一抹抹鲜艳的红仿佛嘀嘀热血,颗颗跳动的心,那上面分明刻着子对父的缕缕思念:“爸爸回家吧!”
篆刻之美不仅在于它独具匠心的结构,流畅的笔画,朱白的相宜,悠久的文化,更在于小小方寸之间对于亲人的思念,对“早”的期盼,对友人的祝愿中所蕴含的情之美,志之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