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着腰,低着头,吃力地前行,一位年过六旬的人力车车夫正缓缓地上坡,这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我和妈妈从上海旅游回来,看着来来往往的士左一辆满员,右一辆满员,我无奈地坐在公交站台的长凳上,“妈,咱们坐三轮回家吧,的士太忙了,这要等到什么时候?”略带些埋怨,我向妈妈建议道。“只有这样了。”折腾一天,身心早已疲惫,盼着家中那张舒适的大床,管他安不安全。
说来也巧,正当我和妈妈说话间,远处驶来一辆三轮。坐上车,我自顾自地玩起手机,妈妈则在一旁闭目养神。咦,不一会儿,我就感到诧异,其他三轮开起来左摇右晃,而它却出奇的平稳,掀开挡在面前的“门帘”,瞧了瞧车夫,他穿着淡灰色棉衣,黑色长裤,脚套一双棉布鞋,正有节奏地蹬踩。“爷爷,您车怎么不是电动的啊?”我好奇地问。“许多人装了,但坐的不舒服,也不安全。”听完爷爷的话,我心中一暖,对他增添了些好感。
前行一会,出现一个斜坡。“师傅,让我们下车吧!”不知何时妈妈睁开了眼。“是啊,爷爷。”我随声附和。“不用,咱当过兵,有的是力气!”说着他弓起腰,屁股离开座垫,双手紧紧握住手把,整个人感觉充满了力量,像一位等待号令的长跑运动员。车身逐渐倾斜,我仿佛看见他后背由于用力过猛而冒出的根根肋骨。他酱油色瘦长的大手爆出条条青筋,嘴里小声地喊着号子,两脚依旧有条不紊地蹬着,瘦黑的脸上已经渗出细密汗珠。我的眼睛一酸,布满泪水。他紧咬着牙,嘴唇有些发白,但仍蹬着。下坡了,他长舒一口气,身子顿时变软,喘着粗气,抹着细汗,向目的地飞快地驶去。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好些日子,但“老人蹬车爬坡”的画面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它常常鞭策我不畏困难、勇敢前行。
【简评】“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包含三个关键词:“定格”、“记忆”和“画面”。“定格”,犹如摄影师快速摁下的快门,“咔嚓”一声,精彩瞬间便永远留存。“记忆”,暗示文体——回忆性记叙文,内容可以是亲情、友情、师生情,抑或自然万物生生不息、朝气蓬勃的鲜活状态等。“画面”,最为重要的关键词。既然是画面,就必须特写,必须细致地描摹,尽管它嵌在某件事中,但令人感动,最好不要少于150字。从这几点来看,小作者所写无可挑剔,试想一下:一个年过六旬的人力车夫为了生计载着乘客拼命蹬车,拼命爬坡,怎能不让人震撼?怎能不让人感动?尽管文章语言平淡无奇,但字里行间透着小作者由衷的敬意。的确,这样的画面定格在小作者的记忆里,也会留存在每一位读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