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天平秤,在每个人生的转折点,都需要用这杆秤来衡量事物的价值,以选择对于现今或未来更有意义的出路。而令人左右为难的砝码的放置与取舍,便产生了获得与放弃。获得是一种享受,而做到放弃的大度,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中华文化中的舍得之道由此产生。
初上小学时,我家距离学校很远,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车程才能到达,父母的接送十分困难。每逢中午,母亲还需从跨区之隔的单位赶来学校接我回家,只为能让我中午睡一个好觉、吃一顿饱餐——也本想着在学校午托,但是那半热的饭菜和就地“大通铺”的寝室让母亲毅然下定决心亲自料理好我中午的休食。
一天中午放学,天骤降雨,同学们都陆续被家长接出学校。没多一会儿,教室里就只剩我一人了。我开始着急了,不安地看着钟表上的指针慢慢移动,却无所适从。雨越下越大,似乎在叩击着我本已焦虑的心。我担心母亲会不会在来接我的路上出现事故,只能默默地祈祷并怅望灰天……终于,我再也控制不住压抑的情绪,冲出教室,淌过门外没过脚踝的雨水,奔到校外的路口东张西望,希望目光可以透视所有的街道建筑,径直看见母亲在哪里。然而,怎么也看不到。我绝望地蹲下身,像街头迷路流浪的孩子,嚎啕大哭,引来一些路人驻足观看。有好心人借给我电话,我便迫不及待接过拨出母亲的手机号,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了母亲那一声声恰似世纪之隔的声音:“宝宝,再等一会儿,妈妈马上到……”
几分钟后,母亲的车终于出现在校门外的街口,我冲过去,和母亲在雨中相拥而泣。那天过后,母亲突然做出改变其工作生活的决定——要求调离原本优越的工作环境、放弃舒适安宁的办公室,转至学校附近的单位在喧杂的环境下从事前台工作。我问母亲:“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你后悔吗?”母亲平淡回答:“因为有你,放弃并不足惜。”
母亲因为对我的爱选择了放弃。同样,当今世界,每人也会因各样的理由选择各种的放弃,却无一不是为了每个人心中的志愿:有大学毕业生,放弃良好的工作待遇,潜心研究自己钟爱的事业;有老师,放弃城里稳定的工作,来到偏远落后的乡村做支教;有摄影师,放弃回馈价值丰厚的商业摄影,而将镜头对准他所热爱的自然风光……
有一种选择,或许不是最明智的,却无限彰显了一个人舍得和大度的情怀。这就是人生路上必要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