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文:观归途列车有感
今晚在清华美院看了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感到每个镜头背后都下了不少功夫,带着诚意拍的,总体来说很可以。但有困惑,导演强调讲述农民工的故事,那么纪录片和故事片的界限在哪里呢?纪录片当然也是在讲故事,影片开始展示两代人的矛盾线索时,我就在心里担心后面会看到更为激烈的冲突,因为按照这个主题的逻辑以及故事片的逻辑,都应该有这样的冲突出现,当然这是真实的家庭悲剧,背后则是社会问题,看的人确实很冲动,但,看到父女发生口角和打斗时,仍然感到非常的不忍。那耳光一次次在公共空间里被播放,被怀着各种动机的观众所观看,这让人有点困绕。女孩突然转向镜头大叫“不是想看真实的我么?这就是最真实的我!”这一刻,被记录者猛然地把记录者从镜头后拖进叙事中了,这时不禁要问那个老套的问题:该怎么理解所谓的“真实”?
镜头切入到一个家庭最私人的空间里:少女们睡前的谈心、夫妻睡前的对谈、一个家庭除夕夜的激烈冲突……镜头如此深入到隐秘的个人不幸中时,是否真的捕捉到了在它到来之前“本来”的“真实”?
影片的叙事技巧以及背景音乐的使用等等又让我反过来想,如果以故事片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效果?比如,三峡好人里的男主演是个真实的小人物,他的个人生活和机遇对这部影片产生一种很好的契合。再打个比方: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然是故事,但它同样具有震撼力,而如果我们要拍摄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纪录片,要怎么才能恰当地呈现“真实”?
也就是说,这种通过真实人生剪裁出来的纪录片叙事和带有强烈纪录片风格的故事片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和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有什么特别的功用、魅力,以及伦理。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特别里面记录到2008年春运,南方暴雪,广州站旅客滞留的嘲太可怕了,调动军队维持秩序,那场面竟然有点像是暴动了,人们挤来挤去,还有一个大叔呵斥一名士兵不让他翻栏杆。这似乎是当时CCTV上看不到的。
第二篇范文:归途列车观后感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不过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与默然无语——前因后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in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间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在城市户口的父母们忙着请昂贵的月婶,排着队在亲子班报名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起,与他们同城的另一些角落里,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平等的生命个体,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问题。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择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通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这样的想法摆在现代中国社会多少已有点陈旧落伍,但它依然是广大农村人口心中亘古不变的城市移民梦。
陈素琴夫妇的家乡,在镜头里的美近乎诗意,恬静、纯朴、与世无争,然而这一幅美好悠然田园画卷,在现实中只能酝酿着世世代代的贫穷与落后。年关,夫妇俩经历了买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经历了买到票的欣喜若狂,最后在随时可能吞没自己的汹涌人潮里身不由己,机械地被裹挟着前行,但朝着目的地移动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因为终点是他们血脉相连着的土地。熟悉的亲人和家,是城市荒漠里他们心中日夜守候的灯塔。收到手机作为新年礼物的女儿是开心的,被问及成绩面露腼腆之色的儿子是听话的,家中的老母暂时是降而满足的,这一切都为他们积蓄起了再次返回那个嘈杂、单调、清冷的加工车间的力量。城乡差距注定要改变他们的地缘,改变他们骨子里对泥土的亲近,城里比乡下宽裕的收入像魔咒一般召唤着他们背井离乡,怯生生地踏入一个陌生人社会。在中国现代化、经济飞跃的进程中,乡土中国悄然隐退,每一处村落都寂静寥落,忧伤绵长。
城市不仅不计后果地将陈素琴夫妇这样的成人剥离他们的土地,更时刻引诱着他们的儿女。于是我们毫不惊讶地发现长大了的丽琴根本不愿读书,执意也要城里挣钱。这个本背负着父母远大理想的少女放弃了她自认为枯燥又无望的生活,成为城中世界里又一颗微渺的尘埃。这个举动几乎瞬间击碎了父母赖以生存的基本信念,他们手足无措,只是言语笨拙地进行劝说,自然无果。这一次,三个人一同返乡,父母在又一轮令人窒息的等待与拥挤中忧心忡忡,女儿察觉的却是眼前世界的荒谬与无序。他们三人的世界观,早已在距离的分隔中大相径庭。
观众再次被提醒,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希望,就连父母本人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意义。
影片的最后,劳动力日渐衰竭的陈素琴犹豫着是否应该回家看儿子,以免他重蹈姐姐的覆辙,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不能体会自己的良苦用心,又心疼将一个人在外地苦苦支撑的丈夫。走还是不走,此刻竟具有了莎士比亚笔下庄严的“tobeornottobe”般沉思的力量,成了她生命中最难解的最高命题。
又是一年春运时,像陈素琴一样的农民工们又一次踏上了归途。每一张焦虑的脸庞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挪步都夹杂着一言难尽的辛酸。坐在电脑前没有经历这一切的我此刻恍惚不已,不明白已成为全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二的中国为什么让她最广大的人民过着这般没有尊严的生活;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历史渊源流长的国家,竟在短短几十年里失了最原始的社会根基。
不知为何想起陶渊明的那两句:归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现代中国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尽了诗句里的那种闲逸,此时此刻问起春运潮中的农民工们,徒留隐忍不发的悲凉与艰辛。
第三篇范文:电影归途列车有感:从国外看祖国作文
下午不想工作,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新出的新精武门,看完后,颇有些失望,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借着名人效应,借着豪华的场面讲些老套的故事,捞些票房罢了。之后,在网上偶然看到归途列车这部电影,觉得是国内少有的电影题材。反映国内大多数弱势群体的素材一向是为国内知名导演们所不屑的,他们只对票房和收入感兴趣。殊不知电影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带给人们快乐的体验,也向人们传播真善美。而在国内,电影的第二项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只沦为娱乐和赚钱的工具。题材和内容大而空,脱离最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看电影如同看天上的星星和童话世界的故事。
看过片子,很有感触。自己也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虽然父母没有出去打工,但艰难程度甚至尤有过之。因此,我清楚地知道这个类似纪录片的电影很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没有扭曲,没有刻意添油加醋,没有***色彩,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复杂,以及浓浓的亲情。相对于真实的生活,那些所谓的大片就似在无病呻吟,显得苍白无力。距我上中学的年代已经近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可下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程度却没有多大改善,甚至要离家打工,常年在外,经受亲人分离之苦,子女不能理解之痛。电影的一幕幕如同亲历,忍不住几次落泪。
看过片子,心情沉重之余,原本也有一份期望和欣慰,希望这样的片子出自国内导演之手,这样至少表明掌握话语权的媒体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这样的片子在国内实在太少了!国内能有这样反映农民工的写实纪录片实在是国人之幸。查了下导演,略有些失望,导演范立欣虽是华人,但已加入加拿大国籍。凡是比较写实的,尤其是涉及下层老百姓艰辛生活,批判社会阴暗面的东西似乎都要和国外粘上点边儿,难道我们国人和zf都没有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非要借老外的地方才能示众?起初我也和广大国人一样,对老外处处和国人作对愤愤不平,我们自己的事情,换论不到你们说三道四。可现在反过来一想明白了,我们难道还没有老外关心和同情自己的同胞?我们自己对弱势群体熟识无睹,不去关心,还要以此为耻,害怕别人把她示之以众吗?再换个说法,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同胞有更多的同情和关注,老外的这些所谓的“别有用心的关注”怎么可能被***所绑架?本来我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掩着遮着。如果我们自己关注了,报道了,老外没什么办法,他只能支持我们,它再攻击我们,就显得他们冷血,失却道义;如果我们自己不关注,正好给他们口实,说我们冷血,人家有理有据,再对照我们的媒体,由不得人家的民众也得到这样的认识。
除了***,根本原因是某些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己要面子,遮遮羞倒也罢了,但如果把自己千千万同胞的苦难也当作会使自己有失体面的事情而不加关心的话,则是误国。
网上看到一些帖子抨击范立欣是在迎合欧美人胃口,讥笑祖国母亲的贫瘠,为个人谋取声名。实在是可笑之极!如果这些人认为这样做不对,我倒是想问问他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果一个导演因为拍摄弱势群体题材的影片引起广大人民思想共鸣、同情和关注,并因之而成名的话,那也是他为其优秀的工作应得的荣耀。这是任何工作所具有的因果逻辑,诽谤这一过程的人倒是首先应该检讨自己是否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只对西方国家的批评和攻击敏感,对自己国家的另外一面却熟识无睹。并且,弱势群体是任何国家都有的社会现象,谈不上就是国家的阴暗面。我本人从影片中看到的是下层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艰辛和浓浓的亲情!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没什么不可以让老外知道的!难道非要掩盖这些,让老外仅知道中国很强大,很富有,没事可做,世界上到处惹事,处处可以威胁他们,满世界散布中国威胁论?超人也有缺点,何况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近期在国外听到了太多的老外普通老百姓对中国的误解,很不是滋味,这固然有国外媒体的“功劳”,可也不乏我们自己的原因。本想反驳,可我自己也感到自己的反驳是多么无力,因为我知道国内媒体未必就比国外媒体可信,彼此半斤八两而已。我自己越来越不自信自己对于一些事情的了解是否逼近真相。因此,我每次不会刻意去徒劳地争辩什么,只是类比于我对他们国家的感受,建议他们将来的某一天去中国看看,真实的中国不是他们想像的那个样子,有些方面可能更好,有些方面也可能更糟。
期待国家***改革的步子再大一些,认识到民众不是与*对立的力量,而是可以作为监督的积极力量促进改革的进程,在民众监督与*行使权利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真正的和谐和稳定。拿纸包火是徒劳的,只有因势利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是上上之选。
第四篇范文:归途列车观后感
张丽琴是一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中的四川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普通的农村小女孩一样长大了,但她的父母还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和外公的关系很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去给外公烧纸,并向外公倾吐自己的心思。张丽琴不喜欢父母,不仅父母从型没能陪她长大,而且老是逼她认真读书。她可能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在她十七岁的那年,她决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个女孩一样,她需要钱和漂亮的衣服。
张丽琴到了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做服装加工的公司上班,此举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认为在南方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们的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张丽琴刚来到这里并不适应,长时间的重复劳作令她感到疲惫,饭菜也是难以下咽。她的爸爸来看她了,并转达了她妈妈的问候。一家三口都在这个毫无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关爱着,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农民工们辛勤的劳作着,此举支撑了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甚至为2008年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脊梁般的贡献。张丽琴也就是在这一年,她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较流行的衣服,也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头。在烫头的时候,发廊里脑袋蓬炸的年轻“发型师”“真诚”的对她说,给她做的这个是洋人的发型,这句话应该能给张丽琴某种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边拐角的孝廊时还像大多数刚做完发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挥手致谢。
2008年的年初,张丽琴一家三口决定一起回家过春节。这年一月份的大雪给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湖南等地的铁路受阻而导致广州的大批农民工滞留好几天,期间所造成的混乱和惶恐不仅令在场的人记忆深刻,也同样使每个观看这部记录片的人受到刺痛。张丽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不知道这会对她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但至少让她见识了这些社会底层人命运卑微与坎坷。他们最终回到了那宁静安逸但封闭的农村,一家人也终于在新春佳节团聚了。张丽琴的妈妈很开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绩单,并为她弟弟能取得的较好成绩而自豪,这似乎能给他们这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带来改变命运的希望。也就是在这个春节,出于叛逆期的张丽琴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并遭受了父亲的第一次的殴打,这使她更加坚定了要自己闯荡和赚钱的决心。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护的长发,只身来到了深圳,开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张丽琴刚开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卖破,老板教育她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对此她并没有发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干着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张丽琴和全国甚至包括全世界的华人一样守在电视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开始。他们对祖国的强大和辉煌的事迹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们含着热泪,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国靳身上产生,并祝愿能获得更多。张丽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对于灯红酒绿和劲歌艳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边的那些年轻的男女一样,在鬼火般闪耀不定的灯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声中,也扭起了在寂静的农村永远不会扭动的舞姿。……而离深圳不远的另一个南方城市,张丽琴的父母为了家中的儿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亲决定回家照顾儿子和家庭。张丽琴的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朴实农村妇女,她一方面担心家中的孩子,期间给村中的神灵们烧心许愿希望她女儿张丽琴能变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终,他们还是把最重要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这部纪录片是年轻的导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独立记录长片,忠实记录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艰苦生活,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回家过年,那真是一场地狱之行的真实体验。这部片子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的大奖,特别是那清新而真实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部片子是这次清华美院纪录片展映的开幕影片,导演范立欣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他想从一个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试图通过这种纪录片来影响这些在校的并将来能成为社会主流的大学生们,希望他们关心一下这些底层的农民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