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读完了林徽因传,我对这位才女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林徽因出名吗?自然是出名的,提到她,往往要尊称一声先生,可她的名声并非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她是林徽因而已。
最初认识她是因为她和几位文人的情感纠葛,后来,简单的了解,知道她出身名门,是一位大家闺秀,一代才女。如今才发现自己真是肤浅,对她的认识也太过浅薄。她是谁?是林徽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建筑家。
她叫林徽因,原名徽音,取自《诗经·大雅·思齐》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因名字常与另一位文人混淆,自改名为徽因。她是林长民的长女,出身书香门第,可又有几人知道,她的童年十分不愉快,林家人都是知识分子,醉心学术,可林徽因的母亲只是一个小作坊主的女儿,说得上是目不识丁,与林家格格不入,何况,她父母不和,林长民偏宠二太太,在林徽因的自我认知中,她是妾的女儿,她夹在林家和母亲之间,几乎透不过气。直到林长民带她游学欧洲。
欧洲游学那段时间影响了林徽因一生,在那段时间,因为父亲友人的女儿,她第一次听到了建筑学这个名称,并对其起了兴趣,也是在那次游学,她积累了见闻,扩充了自己的学识。她在康桥学习,游赏各地建筑,却不拘泥于各地名胜,最普通的建筑她都会关注,并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建筑做对比,那一次游学,为她的一生打下了铺垫。
后来她远赴美国求学,但由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不招收女学生,她只能“曲线救国”,读美术系,辅修建筑,虽是辅修,她却和其他学生一样交作业,交报告,她的建筑素养,由此打下。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算的上是林徽因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因为战乱,她*辗转多地,但却依旧危机四伏,从林徽因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件中可以看出这一凶险,“炸弹就落在我们房门口大约十五米的地方,天知道我们怎么没被炸成碎片!先听到两声稍远处的爆炸和接着传来的地狱般的垮塌声音,我们各自拎起一个孩子就往楼下冲,随即我们自己住的房子就成了碎片。”除了战争外,来自生活和身体上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林徽因,长期奔波,让林徽因一病再病,又要兼顾家庭,“我一起床就开始洒扫庭院和做苦工,然后是采购和做饭 然后是收拾和洗涮,然后就跟见了鬼一样,在困难的三餐中根本没有闲感知任何事物,最后我浑身痛着呻吟着上床,我奇怪自己干嘛还活着。这就是一切。”那个灵秀坚韧的女子,几乎要被生活的琐事压垮。
幸运的是,她度过了那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她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那个时候的她,身体已经差到了极点,她却依旧为她热爱的建筑事业奋斗着,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中,她负责的是纪念碑须弥座装饰浮雕的设计,“林徽因对世界各地的花草图案进行反复对照研究,描绘出成百上千种花卉图案。枕头边上,床头桌上,书桌前,沙发上到处都是一沓沓图纸。”甚至她还为保护我国特有工艺品景泰蓝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为她热爱的建筑事业日夜操劳着,终于被疾病压垮了,在一个四月与世长辞。
传记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梁思成,他是林徽因的丈夫,也是我国建筑事业的奠基人,他和林徽因一起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林徽因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细心的收好她的手稿,“梁思成把林徽因废弃在一边的大堆图纸收集起来。他知道林徽因性子急,哪天嫌这些图稿碍事,就会让女佣给烧了。梁思成认定这些画稿是有价值的,他找来一个纸箱,在林徽因废弃的画稿中挑了一些装进箱子保存起来。”
梁思成同样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甚至于,他在当中占的比重比林徽因还要大,毕竟那是一个最靠近封建社会的时代,女性,总是会受到一定歧视。同时,他还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第一位系主任,他和林徽因,撑起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天下。
林徽因出名是毋庸置疑的,但她的出名与旁人无关,她只是她,不是别人的附属品,她是建筑师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