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村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做“马桶圈”高手——周秀兰,是我奶奶。家家户户的马桶上,都有着我奶奶心灵手巧的劳作。一根细而结实的毛线针,一根粗而长的线,竟可以织出暖心...
村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做“马桶圈”高手——周秀兰,是我奶奶。
家家户户的马桶上,都有着我奶奶心灵手巧的劳作。一根细而结实的毛线针,一根粗而长的线,竟可以织出暖心的“马桶圈”。千万不要认为“马桶圈”这种小玩意儿,不值一提,可往往就是这种小玩意儿才能感人肺腑。当你坐上马桶,感到的不是冰冷,而是一股“暖流”,这都是“马桶圈”的功劳。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奶奶神了,不仅可以织单线的一种颜色,还可以织双线的多种颜色。”这些“马桶圈”的杰作,是奶奶引以为傲的资本。
只要有人请求奶奶做“马桶圈”,她总是爽快地答应,不会推脱。看人蹦跳着远去后,她接着干活儿:洗衣、做饭、择菜……
有一次,我顽皮地将游泳的眼罩给她戴上,企图蒙住她的双眼,让她摸黑织,岂知功夫不大,半个“马桶圈”已出花样了。她娴熟的手法再加上手上的老茧,一看就知道,她常织。我服了,可还耍赖,“奶奶,你是火眼金睛,你偷着往外看,哼!你作弊,重来!我就不信了,你可以织这么好!”“你这个小淘气呀!差点儿把我弄瞎眼了!”奶奶用手指点了点我的额头,笑着说:“孰能生巧,总织,手都有准头了!”
是的,冬天冷了,人们都要暖和了,奶奶对“马桶圈”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织,日光下织,灯光下织,甚至摸黑织。奶奶的手像眼睛,好使的毛线针就像他延长的两根手指。
我上学了,随着父母来到了江阴读书。秋后回乡时,奶奶总会把一个织好的“马桶圈”给我们带上,嘱咐我套在马桶盖上,免得人着凉。事实上,我在离开家乡后,只要坐在这“马桶圈”,就会想到奶奶。而我的玩伴们,在我家如厕,也都笑着提到这精致唯美的“马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