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同志们,8、0级的大地震给四川人们带来多少痛苦!有句话儿说得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们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一个居民区的领导拿着话筒在说话。
紧接着居民围了上来,另一位领导从门卫拿来了一个鲜红的捐款箱。对居民们说:“奉献爱心的就来吧!”他自己带头捐了一千元钱,一下子,在场的人排起了长队,有人拿出了一张张百元大钞。
抢在第一个的很像是一个大款,手中拿着一大叠百元大钞,走到捐款箱前,将钱分批放入箱中,随后,大跨步地走了出去。队伍里的人议论道:“几万?”,“一万还是二万?”,“这个老板真大方,一下子捐了几万。他就是办塑料厂的,心地真善良!”“我捐款虽然没有他多,但多少是一点心意。”“对,对,从电视里看看,也真罪过,是要全国人民援助的了。”队伍缓缓向前,捐款的手在捐款箱里不断地捐起了款。
我们的耳边响起了那一首熟悉的歌——《爱的奉献》。
又过来一个瘦瘦的妇女,她手中抱着一个一、二岁的孩子。妇女让孩子将钱放入箱中,孩子小手毫不犹豫地把钱往捐款箱小口塞。妇女夸奖道:“宝宝真乖呀!”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她很瘦,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她就是我家楼对面住在车库中的老奶奶。她虽然家中不富裕,但是她大方地拿出了五十元。还说:“只是五十元,帮助不了什么。”那个居民区领导表扬说:“你的心意不轻啊!我代表居民社区谢谢你!”
夜渐渐黑了,但捐款的人还是源源不断。歌声仍然回复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2篇】
“下周一,要进行爱心捐款活动,同学们别忘了带钱!”三月的教学楼里,广播声回荡在贴满爱心海报又挤满人的走廊里。我盯着桌上摊着的两百元钱,盘算着饭钱与善款之间的最佳比例。
怎么办?捐一百,在班里显得小气,捐两百吧,我又得有几天要靠压缩饼干度日。想到这里,肚子开始“咕咕”地叫,不断提醒我又一次没吃早饭的事实。
三月的天空一片阴霾,这不祥之色也威胁着我的胃。
还没来得及准备下节课的书,老师已经站在讲台前,我心中大叫不妙,急急蹿回座位。历史老师的脸仍然带着招牌式的皮笑肉不笑。他关上门,对我们说:“同学们,下周要进行爱心捐款,你们有几个人是真心想捐款的?”那张假笑似的脸上两颗小眼珠滴溜溜地迅速将教室扫了个遍。
喧闹的教室一下子一片寂静,能清晰地听到喘息声。过了会儿,一只手缓缓举了起来,是班长!又一只手举了起来,是学习委员,慢慢地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
“我看到你桌上有两百元钱,是用来捐款的吧?”那对小眼睛居然如此敏锐,透过那么多脑袋瞟见我桌上的毛爷爷,他直直地看着我。我窘迫得气都喘不上来:“我想...别人都捐...而且多捐了会记到名单上。”
“好,那我问你,你捐的是谁的钱?爸爸妈妈的吧!既然是爸爸妈妈的钱,你又有什么权利捐了它?”他的脸一改皮笑肉不笑,显得格外严肃。
“我之前听了一个讲座,那个去麻风病村支教的*记者和我们说,我们要为麻风病村捐款,可以,但是没有凭证!没有人知道你捐了多少。现在,你们,为了证明自己捐过款的把手放下!”历史老师显得有点激动,“我要告诉你们,若是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来捐款,你们还不如不捐!我宁可你们只捐两元、五元,卖废品换来的钱,而不是两百元——伸手向家长要来的两百元!”那张脸又回到了原来的招牌笑容。
我的手和我的心一起放了下来,我找到了筹集善款的方法。下了课,我和周围几个同学收集了一堆塑料瓶子,急急奔向废品回收站。
周一,叮叮咚咚的硬币撞击声回荡在我们教室中,清脆、悦耳,虽然捐款额数排到了年级最后,但每个人的心里暖暖的,就好像三月的阳光真的洒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