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项针对上海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调查说,43%的孩子“写不出”中国和外国著名作家各一位的名字,另有5%表示知道的孩子,却填出了爱迪生、爱因斯坦、徐根宝;就是填写...
一项针对上海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调查说,43%的孩子“写不出”中国和外国著名作家各一位的名字,另有5%表示知道的孩子,却填出了爱迪生、爱因斯坦、徐根宝;就是填写正确的孩子,也只是从课本上而不是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了解大师之名……
还有一项的针对中美儿童的调查称,中国儿童能够独立阅读的年龄,比美国儿童晚了4年,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功利性阅读,正在破坏中国孩子的阅读品味和胃口,甚至造成他们对于读书的怨恨。长大成人后,终于可能摆脱功利性阅读的他们,要么干脆放弃阅读,要么只青睐快餐读物。
这些现象警示了我们。如今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不是因为享受读书的乐趣而去读书。他们读书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老师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问题出现在儿童时期。
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书本就会被定义成作业,要求,是任务,当一件事变成任务的时候,纵使它原本再有趣,也会突然变得索然无味起来。这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当今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多了,电视和电脑这类的多媒体开始发展了。因为它们十分生动和直观,所以更受到现今儿童的喜爱。相比较之下,书籍毫无竞争力。因此,现代儿童的心理越来越浮躁,他们不愿静下心来阅读,也许是因为这样,近几年才出现了这么的“熊孩子”。其实包括我自己,我也不常阅读,因为我觉得它们相较其他东西来说,枯燥的文字实在是无聊。我们生在21世纪,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抛弃老祖宗的东西。
但是怎么做呢?怎么解决这个局面?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做的。除了宣传读书外,没有方法。但是这个方法起不了多少用。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给我们答案。